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国内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8-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页
        1.3.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3 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第20-26页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第20-21页
        2.1.1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第20页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第20-21页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第21-23页
        2.2.1 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第21-22页
        2.2.2 人文关怀的概念界定第22页
        2.2.3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第22-23页
    2.3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价值与意义第23-25页
        2.3.1 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23页
        2.3.2 有助于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第23-24页
        2.3.3 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4-25页
        2.3.4 有助于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5页
    2.4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现状的实证分析第26-45页
    3.1 调查问卷设计第26-27页
        3.1.1 样本描述第26页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结构第26-27页
    3.2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第27-41页
        3.2.1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第27-30页
        3.2.2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现状第30-39页
        3.2.3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问题取得的成绩第39-40页
        3.2.4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问题的不足之处第40-41页
    3.3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现状的成因分析第41-44页
        3.3.1 社会环境与政策制度的影响第41页
        3.3.2 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第41-42页
        3.3.3 多元文化的相互交织第42-43页
        3.3.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能力的缺失第43-44页
    3.4 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路径探索第45-55页
    4.1 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主体改造途径第45-48页
        4.1.1 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全面素质作为教育的立足点第45-46页
        4.1.2 以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教育作为其教育的关注点第46-47页
        4.1.3 充分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第47-48页
    4.2 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环境改造途径第48-54页
        4.2.1 物质关怀第48-49页
        4.2.2 管理体制关怀第49-51页
        4.2.3 就业关怀第51-52页
        4.2.4 情感关怀第52-53页
        4.2.5 企业关怀和社区关怀第53-54页
    4.3 小结第54-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结论第55页
    展望第55-56页
附录第56-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普法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下一篇:基层政府“三支一扶”政策执行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H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