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基准利率有效性实证研究--以Shibor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0 绪论第10-19页
    0.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0.2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0.2.1 选题来源第11页
        0.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0.3 文献综述第12-17页
        0.3.1 国外相关文献第12-14页
        0.3.2 国内相关文献第14-16页
        0.3.3 研究述评第16-17页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页
        0.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0.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7页
    0.5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0.6 技术路线图第18-19页
1.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概述第19-23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1.1.1 利率与利率体系第19页
        1.1.2 利率市场化第19-20页
        1.1.3 基准利率第20页
    1.2 相关理论概述第20-22页
        1.2.1 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第20-21页
        1.2.2 利率决定理论第21-22页
        1.2.3 利率二重属性第22页
    1.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2 市场化背景下的基准利率第23-34页
    2.1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第23-24页
    2.2 基准利率的确立与重要意义第24-25页
    2.3 利率市场化与基准利率关系第25-26页
    2.4 基准利率的选择与国际比较第26-32页
        2.4.1 基准利率的选择与评价标准第26-27页
        2.4.2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选择第27-30页
        2.4.3 国际重要基准利率与借鉴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理论分析第34-38页
    3.1 Shibor的诞生第34页
    3.2 Shibor运行机制第34-36页
        3.2.1 Shibor报价银行的选择第34-35页
        3.2.2 Shibor的发布与报价机制第35页
        3.2.3 Shibor的监督管理第35-36页
    3.3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可行性的理论分析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实证检验第38-63页
    4.1 实证方法介绍第38-42页
        4.1.1 相关性检验第38页
        4.1.2 正态性检验第38-39页
        4.1.3 平稳性检验第39-40页
        4.1.4 协整检验第40页
        4.1.5 格兰杰检验第40-41页
        4.1.6 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第41-42页
    4.2 Shibor各期限利率间的关系检验第42-45页
    4.3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市场性检验第45-47页
    4.4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基础性检验第47-51页
    4.5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相关性检验第51-56页
        4.5.1 Shibor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关系第52-53页
        4.5.2 Shibor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关系第53-54页
        4.5.3 Shibor与其他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相关性第54-56页
    4.6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稳定性检验第56-62页
        4.6.1 Shibor对股市冲击的反应第56-59页
        4.6.2 Shibor对汇率波动的反应第59-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结论及建议第63-68页
    5.1 结论第63-64页
    5.2 建议第64-68页
        5.2.1 丰富Shibor的期限结构第65页
        5.2.2 完善Shibor的报价机制第65页
        5.2.3 建立Shibor的传导机制第65-66页
        5.2.4 扩展Shibor的定价范围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暴潮巨灾债券定价研究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