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四)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五)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 数据、大数据、云计算 | 第17-18页 |
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第18-19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 社会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 社会控制理论 | 第20-22页 |
二、大数据给乌海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22-31页 |
(一) 大数据给乌海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22-24页 |
1. 大数据对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所产生的影响 | 第22-23页 |
2. 依托大数据治安防控由传统转向现代化模式 | 第23-24页 |
(二) 大数据给乌海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 | 第24-31页 |
1. 乌海市社会治安防控的特色 | 第24-25页 |
2. 由大数据滋生的新型犯罪给治安防控带来的挑战 | 第25-27页 |
3. 乌海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27-31页 |
三、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和目标 | 第31-35页 |
(一) 大数据时代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 第31-32页 |
1. 大数据要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系统化 | 第31页 |
2. 大数据要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程序化 | 第31页 |
3. 大数据要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化 | 第31-32页 |
(二)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 | 第32-35页 |
四、国内经验借鉴及相关启示 | 第35-40页 |
(一) 济南市运用警务云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 | 第35-37页 |
(二) 苏州市运用大数据推动社会治安防控改革 | 第37-38页 |
(三) 对乌海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启示 | 第38-40页 |
五、大数据背景下乌海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强化对策 | 第40-48页 |
(一) 加强基础数据建设以及基础数据采集的准确度 | 第40-42页 |
1. 推进警用地理、人口、车辆、信息数据建设 | 第40-41页 |
2. 社区民警对辖区内住户、商户、工厂等数据准确采集并及时更新 | 第41页 |
3. 巡逻民警对盘查人员的信息准确采集上传 | 第41页 |
4. 违法犯罪人员、吸毒人员信息的精细录入上传 | 第41-42页 |
(二) 强化与市政府以及其他机关部门的合作,实现数据共享 | 第42-43页 |
1. 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统筹协调,实现数据融合共享 | 第42-43页 |
2. 加强与大型IT企业的合作,提升数据运用 | 第43页 |
(三) 争取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与一线警员的配备 | 第43-44页 |
1. 加强数据储存及运行设备的建设 | 第43页 |
2. 加强城市监控设备的建设 | 第43-44页 |
3. 强化科技强警理念,提升对一线民警的设备配置 | 第44页 |
(四) 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管以促进治安防控 | 第44-45页 |
1. 对旅店业数据的监管 | 第44-45页 |
2. 对公交、出租车公司数据的监管 | 第45页 |
3. 对寄递、物流业数据的监管 | 第45页 |
4. 对房屋中介数据的监管 | 第45页 |
(五) 加强科技人才建设及微平台的应用 | 第45-46页 |
1. 加大相关技术科技人才的录用及在岗专业警员的培训 | 第45-46页 |
2. 充分利用现代电信网络平台,警民联动促进治安防控 | 第46页 |
(六) 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大数据思维 | 第46-48页 |
1. 提升领导层面的认识,以推动大数据建设 | 第46-47页 |
2. 提升运用大数据研判分析打击犯罪的能力,以打促防 | 第47-48页 |
六、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