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论文--森林计测学(测树学)论文--大面积森林测定论文

沽源县森林碳储量遥感动态监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1.前言第7-17页
   ·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监测研究的意义第7-9页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第9-14页
     ·森林碳储量估测研究方法第9-10页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估测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遥感监测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的展望第13-14页
   ·研究区概况第14-17页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14页
     ·地质地貌第14-15页
     ·水文第15页
     ·气候第15-16页
     ·植被第16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16-17页
2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3 研究数据资料的获取与处理第19-26页
   ·研究数据资料的获取第19页
     ·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第19页
     ·主要数据资料第19页
   ·遥感影像处理第19-23页
     ·图像校正第20页
     ·影像切割及图像增强第20页
     ·波段选择及组合第20-21页
     ·地形因子提取第21-22页
     ·监督分类第22-23页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第23-25页
     ·土地利用分类及评价第23-24页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第24-25页
   ·样地数据获取第25-26页
4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第26-37页
   ·样地生物量计算第26-27页
   ·植被指数第27-30页
   ·遥感因子线性模型第30-35页
     ·遥感因子变量分析第30-32页
     ·遥感因子模型拟合第32-34页
       ·回归方法选择第32页
       ·遥感因子模型建立第32-34页
     ·模型评价与分析第34-35页
   ·遥感估测生物量第35-37页
5 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规律第37-43页
   ·整体分布规律第37-39页
   ·地形影响第39-42页
     ·海拔第40-41页
     ·坡度和坡向第41-42页
   ·人类活动第42-4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3-46页
   ·主要结论第43-44页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44-46页
附图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个人简介第51-53页
导师简介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海量栅格数据的造林适宜性评价系统研究
下一篇:燃料型沙棘的燃烧特性与营养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