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再工业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2.3 关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分析 | 第19-26页 |
2.1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出台背景 | 第19-21页 |
2.2 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措施 | 第21-23页 |
2.2.1 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措施 | 第21-22页 |
2.2.2 美国“再工业化”政策措施的特点 | 第22-23页 |
2.3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 第23-26页 |
第3章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 第26-38页 |
3.1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6-29页 |
3.2 中美两国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 第29-34页 |
3.2.1 对外贸易依存度 | 第29-30页 |
3.2.2 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 第30页 |
3.2.3 中美两国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分析 | 第30-34页 |
3.3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路径 | 第34-38页 |
3.3.1 技术优势弱化劳动力成本优势 | 第34-35页 |
3.3.2 降低对华直接投资比重 | 第35-36页 |
3.3.3 推行“弱美元”政策 | 第36-37页 |
3.3.4 诉诸贸易保护主义 | 第37-38页 |
第4章 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标的测算 | 第38-48页 |
4.1 市场渗透率 | 第38-41页 |
4.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41-44页 |
4.3 可比净出口指数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及对策 | 第48-51页 |
5.1 美国“再工业化”的启示 | 第48-49页 |
5.2 我国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对策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