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产融结合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1.3.2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6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产融结合理论 | 第17-18页 |
2.2 基于COSO的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3 投融资活动及风险管理 | 第19-23页 |
3 XXX集团投融资活动的风险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23-29页 |
3.1 XXX集团背景介绍 | 第23-24页 |
3.1.1 XXX制造业集团简介 | 第23页 |
3.1.2 XXX集团投融资活动介绍 | 第23-24页 |
3.2 XXX集团的投融资活动风险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24-29页 |
3.2.1 投融资活动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第24-25页 |
3.2.2 财务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第25页 |
3.2.3 投融资活动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 第25-26页 |
3.2.4 投融资活动的风险不易识别 | 第26页 |
3.2.5 应对风险的执行力不够强 | 第26-27页 |
3.2.6 内部控制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 第27页 |
3.2.7 监督系统不健全 | 第27-29页 |
4 基于集团层面的XXX集团投融资活动风险管理对策 | 第29-41页 |
4.1 建立健全投融资活动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4.2 尽量规避财务风险和降低系统性风险 | 第30-31页 |
4.3 加强内部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 第31-34页 |
4.4 从多角度分析风险的存在 | 第34-35页 |
4.5 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投融资活动中 | 第35-36页 |
4.6 健全信息交流渠道和反馈机制 | 第36-38页 |
4.7 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监督系统 | 第38-41页 |
5 基于业务层面的XXX集团具体投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 第41-57页 |
5.1 xxx集团的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对策 | 第41-46页 |
5.2 xxx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 第46-49页 |
5.3 xxx集团的入股基金业务的风险管理对策 | 第49-51页 |
5.4 xxx集团的参股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对策 | 第51-52页 |
5.5 xxx集团的财务公司业务的风险管对策 | 第52-57页 |
6 总结与建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