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拱桥的发展概述 | 第12-15页 |
·国内外大跨度钢拱桥的发展 | 第15-18页 |
·钢箱叠合拱桥的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速铁路钢箱叠合拱桥的制造工艺与运输方法 | 第20-30页 |
·高速铁路新开河钢箱叠合拱桥概述 | 第20-23页 |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技术标准 | 第21页 |
·主要材料特性 | 第21页 |
·结构特点 | 第21-23页 |
·系梁和横纵梁的制造工艺技术 | 第23-24页 |
·系梁和横纵梁节段的划分 | 第23-24页 |
·系梁节段制造的关键工艺技术 | 第24页 |
·拱肋的制造工艺技术 | 第24-26页 |
·拱肋节段的划分 | 第24-26页 |
·拱肋节段制造的关键工艺技术 | 第26页 |
·钢结构的运输方法 | 第26-29页 |
·厂内存放 | 第26-27页 |
·出厂装车 | 第27-28页 |
·运输方案研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钢箱叠合拱桥安装施工工艺与监测控制研究 | 第30-40页 |
·拱桥施工工艺和一般方法 | 第30-31页 |
·有支架、少支架施工工艺方法 | 第30页 |
·转体施工工艺方法 | 第30页 |
·吊索塔架辅助施工及悬臂施工工艺方法 | 第30-31页 |
·浮运施工工艺方法 | 第31页 |
·其他施工工艺方法 | 第31页 |
·钢箱叠合拱桥总体施工方案方法 | 第31-34页 |
·钢箱叠合拱桥传统施工方法特点 | 第31-33页 |
·钢箱叠合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特点 | 第33页 |
·钢箱叠合拱桥的施工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钢箱叠合拱桥施工监测控制研究 | 第34-39页 |
·施工监测控制的原则 | 第34-35页 |
·施工监测控制的方法 | 第35-37页 |
·钢箱叠合拱桥分段施工过程内力与变形监测方法 | 第37-38页 |
·误差调整理论和方法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钢箱叠合拱桥的拼装与架设工艺工法 | 第40-60页 |
·钢箱叠合拱桥拼装与架设方案 | 第40页 |
·主要的施工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实施 | 第40-50页 |
·系梁下部临时支墩及其基础 | 第40-43页 |
·万能杆件龙门吊及基础的设计与实施 | 第43-46页 |
·临时桥面系的设计与实施 | 第46-47页 |
·系梁、拱肋地面拼装支架和支墩的场地布置设计和实施 | 第47-48页 |
·拱肋梁上拼装支架 | 第48-49页 |
·施工场地总体布置及交通组织的管理与控制 | 第49-50页 |
·系梁和横纵梁安装顺序与工法 | 第50-52页 |
·分段拼装系梁及纵横梁 | 第50-52页 |
·系梁拼装吊装过程的控制 | 第52页 |
·拱肋安装工艺工法 | 第52-57页 |
·拱脚及下拱肋1号段就位焊接 | 第52-53页 |
·88m下拱肋地面拼装 | 第53-55页 |
·88m下拱肋整体吊装就位与下拱肋1号段合龙 | 第55-56页 |
·上拱肋1号段吊装 | 第56-57页 |
·88m上拱肋地面拼装及整体吊装 | 第57页 |
·连杆与吊杆的安装工艺工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钢箱叠合拱桥的模型的建立及成桥施工阶段的计算分析 | 第60-80页 |
·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结构单元的模拟 | 第60-61页 |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61页 |
·成桥状态下各种荷载组合和分析 | 第61-66页 |
·各种荷载组合 | 第62-65页 |
·作用效应的计算分析 | 第65-66页 |
·施工阶段的仿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 第66-76页 |
·施工阶段的仿真计算分析 | 第66-67页 |
·全桥施工阶段的划分原则与实施 | 第67-68页 |
·实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 第68-76页 |
·误差分析与建议 | 第76-78页 |
·误差分析 | 第76-78页 |
·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