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成都平原地区注重生态性的住宅设计研究--以成都麓湖生态城D3住宅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国外大环境背景第12页
        1.1.2 国内大环境背景第12-13页
        1.1.3 成都平原地区面临的问题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3 文献研究概况第15-20页
        1.3.1 国内研究成果概况第15-17页
        1.3.2 国外研究成果概况第17-18页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对比第18-20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 论文结构第22-23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第23-28页
    2.1 相关概念及研究界定第23页
    2.2 相关理论研究第23-27页
        2.2.1 居住行为理论第24-26页
        2.2.2 生态建筑理论第26-27页
    2.3 章节第27-28页
第3章 国内外注重生态性的住宅发展概述第28-45页
    3.1 国外注重生态性的住宅发展概述第28-36页
        3.1.1 发展演变第28-35页
        3.1.2 基本特点第35-36页
    3.2 国内注重生态性的住宅发展概述第36-41页
        3.2.1 发展演变第36-40页
        3.2.2 基本特点第40-41页
        3.2.3 存在问题第41页
    3.3 成都平原80年代以来注重生态性的住宅的发展概述第41-44页
        3.3.1 发展演变第41-43页
        3.3.2 存在问题第43-44页
    3.4 章节第44-45页
第4章 成都平原注重生态性的住宅实践分析第45-76页
    4.1 成都平原注重生态性的传统民居实践分析第45-54页
        4.1.1 峨眉山徐宅第45-47页
        4.1.2 梁家大院第47-49页
        4.1.3 成都平原周边传统民居第49-54页
    4.2 成都平原注重生态性的当代住宅实践分析第54-73页
        4.2.1 芙蓉古城第54-58页
        4.2.2 成都锦西民园第58-62页
        4.2.3 青城山石头院第62-64页
        4.2.4 麓湖生态城X1住宅第64-68页
        4.2.5 麓湖生态城C2-2住宅第68-73页
    4.3 案例总结第73-75页
    4.4 章结第75-76页
第5章 成都平原注重生态性的住宅设计策略与原则第76-98页
    5.1 注重地域地形环境的设计策略第76-88页
        5.1.1 调研分析地形环境第76页
        5.1.2 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处理手段第76-80页
        5.1.3 针对架空型的处理手段第80-82页
        5.1.4 针对覆土型的处理手段第82-86页
        5.1.5 针对落地型的处理手段第86-88页
    5.2 注重地域建筑材料和适宜性技术的设计策略第88-90页
    5.3 注重地域气候条件的设计策略第90-95页
        5.3.1 成都平原气候特殊性分析第91-93页
        5.3.2 结合空间设计达到建筑自然通风第93-95页
        5.3.3 合理采光和遮阳第95页
    5.4 生态化、人性化、个性化的设计原则第95-97页
    5.5 章结第97-98页
第6章 策略与原则的实例应用分析及验证—以成都麓湖生态城D3住宅为例第98-117页
    6.1 案例背景第98页
    6.2 住宅的生态化表达第98-101页
        6.2.1 结合地形环境的设计第98-101页
        6.2.2 结合气候条件的设计第101页
    6.3 住宅的人性化表达第101-109页
        6.3.1 功能合理性设计第101-104页
        6.3.2 空间序列的人性化设计第104-105页
        6.3.3 流线的人性化设计第105-109页
    6.4 住宅的个性化表达第109-111页
        6.4.1 体量限定的个性化设计第109-110页
        6.4.2 界面限定的个性化设计第110页
        6.4.3 景观视线的个性化设计第110-111页
    6.5 结合现代技术的表达第111-115页
        6.5.1 结合现代技术辅助设计第111-115页
        6.5.2 结合现代技术辅助实践第115页
    6.6 实例总结第115-116页
        6.6.1 设计的优点第115-116页
        6.6.2 设计的不足点第116页
    6.7 章结第116-11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7.1 结论第117页
    7.2 展望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件园研发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以成都天府软件园为例
下一篇:风致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