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新媒体和初中思想品德课 | 第15-23页 |
(一)新媒体及其发展特征 | 第15-20页 |
1、新媒体的定义 | 第15-17页 |
2、新媒体的发展特征 | 第17-20页 |
(二)新媒体在初中生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1、时代发展及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 第20-21页 |
2、初中生成长的内在需求 | 第21-23页 |
二、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第23-26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1、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观的理论 | 第23页 |
2、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的理论 | 第23-24页 |
(二)思想资源 | 第24-26页 |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三、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影响 | 第26-40页 |
(一)新媒体在初中生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现状调查 | 第26-29页 |
1、初中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2、初中思想品德课运用新媒体的情况 | 第27-29页 |
(二)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积极影响 | 第29-34页 |
1、新媒体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平台的拓宽 | 第29-30页 |
2、新媒体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丰富 | 第30页 |
3、新媒体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 第30-32页 |
4、新媒体有利于初中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 第32-34页 |
(三)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消极影响 | 第34-40页 |
1、新媒体对初中生健康心理和正确价值观的消极作用 | 第34-36页 |
2、新媒体对传统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权威的挑战 | 第36-37页 |
3、新媒体对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冲击 | 第37-38页 |
4、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 | 第38-40页 |
四、新媒体条件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措施 | 第40-51页 |
(一)从“学”的角度---培养初中生的新媒介素养 | 第40-41页 |
1、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 第40页 |
2、培养初中生的媒介素养 | 第40-41页 |
(二)从“教”的角度---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场域 | 第41-48页 |
1、坚持以初中生生活为课程基础 | 第41-43页 |
2、坚持教学内容与新媒体的时代要求相契合 | 第43-44页 |
3、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 第44-45页 |
4、构建“S-R”的课堂教学 | 第45-46页 |
5、构建思想品德课的拟态环境 | 第46-48页 |
(三)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打造健康安全的新媒体环境 | 第48-51页 |
1、加强对新媒体运行的监管力度 | 第48页 |
2、严格规范校园的媒体机制 | 第48-49页 |
3、完善对新媒体的奖惩政策 | 第49-51页 |
五、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录一: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影响的调查问卷 | 第59-62页 |
附录二:新媒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影响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 第62-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