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导论 | 第8-13页 |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8-9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1. 国外关于合作的研究 | 第9-10页 |
| 2. 国内关于农民合作的研究 | 第10-11页 |
| 3. 简要评价 | 第11页 |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 丰富我国农民合作的理论研究 | 第12页 |
| 2. 为新时期农民合作经营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第12-13页 |
| 二、研究设计 | 第13-21页 |
| (一)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1. 结构化理论 | 第13-14页 |
| 2. 资源占有理论 | 第14-15页 |
| 3. 理性选择理论 | 第15页 |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 1. 社会结构 | 第15-16页 |
| 2. 农民 | 第16-17页 |
| 3. 农民合作 | 第17-18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第18-21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 分析思路 | 第19-21页 |
| 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民合作的过程 | 第21-24页 |
| (一) 该时期的农民合作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 第21-22页 |
| (二) 三个不同阶段的农民合作所具有的特征 | 第22-24页 |
| 1. 互助组阶段的特征 | 第22页 |
| 2. 合作社阶段的特征 | 第22-23页 |
| 3. 人民公社阶段的特征 | 第23-24页 |
| 四、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结构 | 第24-32页 |
| (一) 政治权力逐渐掌握和控制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 第24-25页 |
| 1. 政治权力深入到农村基层 | 第24-25页 |
| 2. 农民通过宗族关系和庇护关系谋求生存保障和利益 | 第25页 |
| (二) 土地占有关系逐渐实现由农民向国家的上移 | 第25-26页 |
| 1. 土地占有关系逐渐上移 | 第25-26页 |
| 2. 农民逐渐被固化在低效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中 | 第26页 |
| (三) 阶级斗争在农民的正式行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 第26-28页 |
| 1. 宣扬的阶级斗争和集体主义文化约束着农民的正式行动 | 第26-27页 |
| 2. 传统的宗族文化和私有观念继续绵延于农民的生活与思想之中 | 第27-28页 |
| (四) 强力推动和维系社会结构的主流意识形态 | 第28-32页 |
| 1. 合作是农民经济上摆脱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出路 | 第28-29页 |
| 2. 农民合作是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战略的有机构成 | 第29-32页 |
| 五、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民合作的行动选择 | 第32-40页 |
| (一) 互助组阶段农民合作的行动选择 | 第32-33页 |
| (二) 合作社阶段农民合作的行动选择 | 第33-38页 |
| (三) 人民公社阶段农民合作的行动选择 | 第38-40页 |
| 六、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