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9-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定性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和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第一节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一、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18-19页 |
二、麦金农肖以后的利率市场化理论新发展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理论研究 | 第20-22页 |
一、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 第20-21页 |
二、利率期限结构基础理论与模型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衍生品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市场环境 | 第25-28页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制度环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过程 | 第29-33页 |
一、利率衍生品风险形成的一般过程 | 第29-31页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状况分析 | 第33-47页 |
第一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二节我国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现状研究 | 第38-42页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宏观分析 | 第38-39页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微观分析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管理现状 | 第42-47页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管理流程 | 第42-44页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监管体制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47-54页 |
第一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性防范对策 | 第47-48页 |
一、要建立利率衍生品突发风险处置机制,应对风险事故引发的突发性风险 | 第47页 |
二、要建立利率衍生品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对利率衍生品的风险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监控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针对性防范对策 | 第48-51页 |
一、针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 第48-49页 |
二、针对操作性风险的防范 | 第49页 |
三、针对市场性风险的防范 | 第49-50页 |
四、针对信用性风险的防范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制度性防范对策 | 第51-54页 |
一、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体系 | 第51-52页 |
二、需要加强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