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地区泥盆系“大民山组”的解体及构造属性探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11-12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16页 |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12页 |
2.2 地层 | 第12-15页 |
2.3 岩浆岩 | 第15-16页 |
3 “大民山组”的解体 | 第16-45页 |
3.1 原大民山组的定义 | 第16-18页 |
3.2 “大民山组”的解体 | 第18-32页 |
3.2.1 狭义大民山组岩性组成 | 第19-25页 |
3.2.2 蛇绿质混杂岩 | 第25-32页 |
3.3 大民山组和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45页 |
3.3.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32-37页 |
3.3.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37-41页 |
3.3.3 微量元素特征 | 第41-45页 |
4 “大民山组”解体的意义 | 第45-52页 |
4.1 构造属性 | 第45-48页 |
4.1.1 大民山组的构造属性 | 第45页 |
4.1.2 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 | 第45-48页 |
4.2 找矿远景 | 第48-52页 |
4.2.1 矿化点特征 | 第48-49页 |
4.2.2 地层控矿因素 | 第49页 |
4.2.3 细碧岩控矿因素 | 第49页 |
4.2.4 围岩蚀变控矿因素 | 第49-50页 |
4.2.5 构造控矿因素 | 第50-51页 |
4.2.6 找矿标志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