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5页 |
1. 聚集诱导发光 | 第9-27页 |
1.1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 第9-18页 |
1.2 聚集诱导发光的发光机制 | 第18-22页 |
1.3 聚集诱导发光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2 1,4-二取代-1,2,3-三唑的合成机理与应用 | 第27-30页 |
2.1 三唑的合成原理 | 第27-28页 |
2.2 三唑对金属离子的作用 | 第28-30页 |
3. 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第二章 基于双炔修饰四苯乙烯的Ag+传感器 | 第35-50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41页 |
2.2.1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36-38页 |
2.2.2 化合物TPE-A、TPE-P的合成设计 | 第38页 |
2.2.3 具体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2.2.4 测试方法 | 第39-41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基于四苯乙烯、三唑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50-67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3.2.1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51-52页 |
3.2.2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52-53页 |
3.2.3 具体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双发射型三唑桥连-双喹啉基四苯乙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67-84页 |
4.1 引言 | 第67-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3页 |
4.2.1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69-70页 |
4.2.2 化合物TPE-Q_1、TPE-Q_2的合成路线 | 第70-71页 |
4.2.3 具体实验步骤 | 第71-7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第五章 三唑类聚集诱导发光配体的钌、铼配合物设计、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84-103页 |
5.1 引言 | 第84-8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5-90页 |
5.2.1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85-86页 |
5.2.2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86-87页 |
5.2.3 具体实验步骤 | 第87-90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0-100页 |
5.3.1 配体的性质 | 第90-95页 |
5.3.2 配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95-97页 |
5.3.3 配合物的性质测试 | 第97-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吡啶及三唑类配体的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第103-119页 |
6.1 引言 | 第103-104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4-110页 |
6.2.1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104-105页 |
6.2.2 化合物的合成设计路线 | 第105-107页 |
6.2.3 具体实验步骤 | 第107-110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6页 |
6.3.1 配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10-112页 |
6.3.2 配合物的性质测试 | 第112-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全文总结 | 第119-12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集著作情况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