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第13-15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2 研究工具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用户转移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2.1 预防用户流失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2.1.1 关于用户满意度的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关于转移成本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 激励用户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2.2.1 关于价格歧视的研究 | 第20-21页 |
2.2.2 关于用户细分的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关于携号转网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24-34页 |
3.1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概念模型的构建原则 | 第24页 |
3.2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概念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24-27页 |
3.2.1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概念模型的设计原理 | 第24-25页 |
3.2.2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概念模型的指标设定 | 第25-27页 |
3.3 影响移动通信用户转网的相关信息采集 | 第27-30页 |
3.4 移动通信用户数据处理过程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基于 SEM 的移动通信用户转网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6页 |
4.1 结构方程简介 | 第34-36页 |
4.2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的结构方程建模 | 第36-46页 |
4.2.1 模型的设定 | 第36-38页 |
4.2.2 模型的拟合 | 第38-40页 |
4.2.3 模型的适配度分析 | 第40-42页 |
4.2.4 模型假设验证 | 第42-44页 |
4.2.5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应对策略 | 第46-51页 |
5.1 政府层面 | 第46-47页 |
5.2 运营商层面 | 第47-51页 |
5.2.1 维系存量用户 | 第47-48页 |
5.2.2 发展新增用户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研究不足 | 第51-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