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1 关于供应链融资理论的研究 | 第9页 |
| 1.2.2 关于供应链融资产品的研究 | 第9-10页 |
| 1.2.3 关于供应链融资风险的研究 | 第10页 |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 1.3.1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2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基本理论 | 第13-20页 |
| 2.1 供应链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 2.1.1 供应链的概念 | 第13页 |
| 2.1.2 供应链的特征 | 第13-15页 |
| 2.2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 2.2.1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界定 | 第15-16页 |
| 2.2.2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优势 | 第16页 |
| 2.3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 | 第16-20页 |
| 2.3.1 应收账款类融资产品 | 第17-18页 |
| 2.3.2 预付账款类融资产品 | 第18页 |
| 2.3.3 动产质押类融资产品 | 第18-20页 |
| 3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及其运行现状分析 | 第20-34页 |
| 3.1 D银行大连分行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3.2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介绍 | 第21-26页 |
| 3.2.1 应收账款类融资产品 | 第21-23页 |
| 3.2.2 预付账款类融资产品 | 第23-24页 |
| 3.2.3 物流服务类和其他融资产品 | 第24-26页 |
| 3.3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运行现状 | 第26-34页 |
| 3.3.1 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运行概况 | 第26页 |
| 3.3.2 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运行原则 | 第26-27页 |
| 3.3.3 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准入标准 | 第27页 |
| 3.3.4 供应链融资的管控职责分工 | 第27页 |
| 3.3.5 供应链融资产品运行的风险控制手段 | 第27-31页 |
| 3.3.6 供应链融资产品案例介绍分析 | 第31-34页 |
| 4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4-42页 |
| 4.1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 4.1.1 供应链融资产品发展战略模糊 | 第34-36页 |
| 4.1.2 供应链融资产品创新不强 | 第36页 |
| 4.1.3 供应链融资产品风险控制水平较低 | 第36-38页 |
| 4.1.4 供应链融资电子平台建设力度不够 | 第38页 |
| 4.2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2页 |
| 4.2.1 供应链融资产品操作制度不完善 | 第39-40页 |
| 4.2.2 供应链融资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 第40页 |
| 4.2.3 行内人员供应链融资产品知识的欠缺 | 第40-41页 |
| 4.2.4 高素质供应链融资产品业务人才的缺乏 | 第41-42页 |
| 5 D银行大连分行供应链融资产品改进思路 | 第42-50页 |
| 5.1 确认供应链融资产品发展战略 | 第42-44页 |
| 5.1.1 提升全行对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认识 | 第42-43页 |
| 5.1.2 加大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 第43-44页 |
| 5.2 提升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创新水平 | 第44-46页 |
| 5.2.1 推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 第44页 |
| 5.2.2 积极推进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发展 | 第44-45页 |
| 5.2.3 深化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创新 | 第45-46页 |
| 5.3 构建全新的供应链融资产品风险控制体系 | 第46-48页 |
| 5.3.1 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 5.3.2 加强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 | 第47-48页 |
| 5.3.3 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 | 第48页 |
| 5.3.4 逐步构建完善的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模型 | 第48页 |
| 5.4 加强供应链融资产品电子平台建设力度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