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9-16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四)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 (五)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一) 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类型 | 第16-17页 |
| (二) 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特点 | 第17-19页 |
| (三) 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 第19-21页 |
| 三、对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文本的分析 | 第21-28页 |
| (一) 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分析 | 第21-23页 |
| (二) 预案编制的完整性分析 | 第23-24页 |
| (三) 预案编制的协调性分析 | 第24-26页 |
| (四) 预案编制的可操作性分析 | 第26-28页 |
| 四、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一) 等级不同,差距较大 | 第28页 |
| (二) 缺少与周边情景环境的结合 | 第28页 |
| (三) 缺少学校自身的脆弱性评估 | 第28-29页 |
| (四) 与校外有关部门缺少合作 | 第29页 |
| (五) 应急预案缺乏灵活性 | 第29-30页 |
| 五、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文本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0-32页 |
| (一) 上级部门加强管理,学校之间加深学习 | 第30页 |
| (二) 制定应急预案模板 | 第30-31页 |
| (三) 培养灵活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录 | 第34-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