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第11-13页 |
1.2 两种典型氧化性污染物的特点和危害 | 第13-14页 |
1.2.1 硝基苯的特点和危害 | 第13页 |
1.2.2 重金属Cr(Ⅵ)的特点和危害 | 第13-14页 |
1.3 氧化性工业废水处理途径 | 第14-16页 |
1.3.1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1.3.2 物理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1.3.3 化学处理技术 | 第16页 |
1.4 零价铁处理技术 | 第16-18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微纳零价铁去除水中硝基苯的研究 | 第20-38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1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3 材料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4 微纳零价铁、铁纳米线、晶化微纳零价铁材料表征 | 第23页 |
2.2.5 硝基苯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2.6 硝基苯的还原去除 | 第23-24页 |
2.2.7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7页 |
2.3.1 微纳零价铁、铁纳米线表征 | 第25-29页 |
2.3.2 还原去除硝基苯 | 第29-32页 |
2.3.3 材料零价铁腐蚀电位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2.3.4 微纳零价铁还原硝基苯机理探究 | 第33-35页 |
2.3.5 微纳零价铁还原硝基苯循环实验 | 第35-36页 |
2.3.6 微纳零价铁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产率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微纳零价铁去除氧化性污染物Cr(Ⅵ)的研究 | 第38-62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0页 |
3.2.3 微纳零价铁和晶化微纳零价铁的制备 | 第40页 |
3.2.4 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3.2.5 Cr(Ⅵ)的去除 | 第40-42页 |
3.2.6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61页 |
3.3.1 材料SEM分析 | 第43-45页 |
3.3.2 Cr(Ⅵ)的去除 | 第45-57页 |
3.3.3 微纳零价铁吸附Cr(Ⅵ)的动力学探究 | 第57-59页 |
3.3.4 微纳零价铁去除Cr(Ⅵ)的机理探究 | 第59-60页 |
3.3.5 微纳零价铁去除Cr(Ⅵ)循环实验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