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乡土景观理念下城市景观空间序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20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页
        1.1.3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第14-17页
        1.3.1 相关理论第14-15页
        1.3.2 相关概念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3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2章 乡土景观理念下城市景观空间基础解析第20-36页
    2.1 城市景观空间类型分析第20-25页
        2.1.1 按构成元素分类第20-23页
        2.1.2 按功能性质分类第23-24页
        2.1.3 按空间层面分类第24-25页
    2.2 城市景观界面特征分析第25-29页
        2.2.1 引导与限定第25-26页
        2.2.2 连续与围合第26-28页
        2.2.3 渗透与层次第28-29页
    2.3 乡土景观理念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表达途径第29-35页
        2.3.1 乡土景观界面营造第29-31页
        2.3.2 乡土景观空间营造第31-32页
        2.3.3 乡土景观意境营造第32-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乡土景观理念下城市景观空间序列生成第36-50页
    3.1 城市景观空间序列的生成理念第36-41页
        3.1.1 文脉的场所性第36-38页
        3.1.2 变化的节奏性第38-39页
        3.1.3 意义的体验性第39-41页
    3.2 城市景观空间序列的生成原则第41-45页
        3.2.1 宏观环境的秩序性第41-43页
        3.2.2 中观形象的识别性第43页
        3.2.3 微观空间的连续性第43-45页
    3.3 城市景观空间序列的构成第45-49页
        3.3.1 功能与形态的延续第45-46页
        3.3.2 轴线与路径的控制第46-48页
        3.3.3 结点与层次的划分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乡土景观理念下城市景观空间序列建构第50-65页
    4.1 城市景观的界面结构特征第50-54页
        4.1.1 界面肌理的多样性第50-51页
        4.1.2 界面组织的层次性第51-53页
        4.1.3 界面识别的连续性第53-54页
    4.2 城市景观的空间序列营造第54-59页
        4.2.1 尺度与比例的适宜第54-56页
        4.2.2 色彩与材质的运用第56-57页
        4.2.3 图形与符号的表达第57-59页
    4.3 城市景观的意境表达途径第59-63页
        4.3.1 宏观环境文脉整合原则第59-61页
        4.3.2 中观景观形象设计手法第61-62页
        4.3.3 微观空间序列组织形式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可靠度分析
下一篇:21世纪AIA建筑金奖获奖者建筑设计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