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论文

污染环境罪的适用与立法完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污染环境罪概述第15-19页
    2.1 污染环境罪的概念第15-16页
    2.2 污染环境罪的特征第16-19页
        2.2.1 犯罪具有行政依附性第16-17页
        2.2.2 犯罪具有危害结果的严重性与持久性第17-18页
        2.2.3 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科技性第18-19页
第3章 污染环境罪立法第19-26页
    3.1 我国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革第19-23页
        3.1.1 中国古代及近代的环境刑法思想及立法实践第19-20页
        3.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污染环境罪刑事立法的发展第20-23页
    3.2 外国污染环境罪的法律规定及借鉴第23-26页
        3.2.1 外国污染环境罪立法考察第23-24页
        3.2.3 外国污染环境罪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第24-26页
第4章 我国污染环境罪的适用第26-34页
    4.1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第26-30页
        4.1.1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的三种学说第26-27页
        4.1.2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论证第27-28页
        4.1.3 污染环境罪是否适用严格责任第28-30页
    4.2 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形态第30-31页
    4.3 因果关系推定的适用第31-34页
第5章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体系第34-38页
    5.1 污染环境罪的量刑情节第34-35页
        5.1.1 法定量刑情节第34页
        5.1.2 酌定量刑情节第34-35页
    5.2 污染环境罪刑罚体系存在的缺陷第35-38页
        5.2.1 法定刑偏低第35-36页
        5.2.2 刑罚种类较单一第36-37页
        5.2.3 罚金刑可操作性不强第37-38页
第6章 污染环境罪立法完善建议第38-42页
    6.1 扩充污染环境罪的罪名体系第38-39页
        6.1.1 将环境犯罪独立成专章第38页
        6.1.2 完善污染环境罪客体涵盖的内容和要素第38页
        6.1.3 增设一些具体的污染环境罪罪名第38-39页
    6.2 明确设立危险犯和结果加重犯第39页
        6.2.1 设立危险犯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第39页
        6.2.2 设立危险犯的具体规定第39页
    6.3 完善本罪的刑罚体系标准第39-42页
        6.3.1 适当提高法定刑标准第39-40页
        6.3.2 完善罚金刑的适用第40页
        6.3.3 增设资格刑第40-41页
        6.3.4 配套适用非刑罚处罚第41-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人力资本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府行政规制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