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硬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9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钠离子电池概述第12-14页
    1.3 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4-22页
        1.3.1 石墨第15-16页
        1.3.2 石墨烯第16-17页
        1.3.3 软碳第17-18页
        1.3.4 硬碳第18-22页
    1.4 硬碳储钠机理第22-27页
        1.4.1 嵌入-吸附机理第24页
        1.4.2 吸附-嵌入机理第24-27页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7-29页
        1.5.1 选题依据第27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页
        1.5.3 创新点第27-29页
2 实验第29-34页
    2.1 实验用品及仪器设备第29-30页
        2.1.1 实验用品第29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9-30页
    2.2 实验工艺第30页
    2.3 材料表征方法第30-32页
        2.3.1 热重分析第31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31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1页
        2.3.4 透射电镜第31-32页
        2.3.5 拉曼光谱第32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2页
    2.4 电极片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第32-33页
        2.4.1 负极电极片的制备第32页
        2.4.2 电池的组装第32-33页
    2.5 电极材料电化学分析测试第33-34页
        2.5.1 循环伏安测试第33页
        2.5.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3页
        2.5.3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33-34页
3 海藻酸钠热解制备硬碳材料及其储钠性能研究第34-44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材料的制备第34-36页
        3.2.1 制备过程第34-35页
        3.2.2 热解温度的确定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3页
        3.3.1 材料结构表征第36-38页
        3.3.2 材料储钠性能表征第38-41页
        3.3.3 硬碳材料的储钠机理分析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小蓟草前驱体制备硬碳材料及储钠性能研究第44-58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第44-46页
        4.2.1 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4.2.2 热解温度的确定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6页
        4.3.1 材料结构表征第46-52页
        4.3.2 材料储钠性能表征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杂原子掺杂硬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第58-68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第58-5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9-67页
        5.3.1 材料结构表征第59-64页
        5.3.2 杂原子掺杂硬碳材料的储钠性能表征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矿山电网采用动态无功补偿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来宾市配电网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