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聚合物反应器简介 | 第11-13页 |
1.3 聚合物反应器的结构 | 第13-16页 |
1.3.1 金属纳米粒子 | 第13-15页 |
1.3.2 聚合物载体 | 第15-16页 |
1.4 聚合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1.4.1 智能聚合物反应器 | 第17-22页 |
1.4.2 核壳型高分子微球反应器 | 第22-26页 |
1.5 聚合物反应器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7-29页 |
1.6.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7页 |
1.6.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7-28页 |
1.6.3 创新性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仿贻贝水相兼容智能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及可调制的催化作用 | 第29-49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2.2.1 实验药品及规格 | 第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2.3 聚合物反应器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4 聚合物反应器的表征 | 第33-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2.3.1 红外光谱的表征与分析 | 第36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表征及分析 | 第36-37页 |
2.3.3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表征及分析 | 第37-38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的表征及分析 | 第38-39页 |
2.3.5 X射线能谱仪(EDS)表征 | 第39-40页 |
2.3.6 聚合物反应器的换向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2.3.7 聚合物反应器的换向催化作用 | 第41-43页 |
2.3.8 反应器与底物的相互作用 | 第43-48页 |
2.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仿细胞串联催化纳米反应器的设计及分区催化作用 | 第49-69页 |
3.1 引言 | 第49-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6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5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3.2.3 串联反应核壳纳米反应器的制备 | 第52-53页 |
3.2.4 串联反应核壳纳米反应器的表征 | 第53-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8页 |
3.3.1 红外光谱的表征 | 第56页 |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56-57页 |
3.3.3 等离子共振(SPR)分析 | 第57-58页 |
3.3.4 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 | 第58-59页 |
3.3.5 紫外分光光度计催化测试 | 第59-61页 |
3.3.6 动力学研究 | 第61-68页 |
3.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