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问卷调查法 | 第13-15页 |
1.4.2 深度访谈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9页 |
2.1 理论综述与假设 | 第18-21页 |
2.1.1 信贷消费对消费行为的刺激效应 | 第18页 |
2.1.2 消费行为中的参照群体影响 | 第18-20页 |
2.1.3 消费行为中的收入、消费的不确定性影响 | 第20-21页 |
2.2 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2.2.1 大学生使用信贷产品的情况 | 第21-22页 |
2.2.2 大学生消费行为 | 第22-23页 |
2.2.3 信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 核心概念 | 第24-29页 |
2.3.1 电子商务小额信贷 | 第24-27页 |
2.3.2 消费及消费行为 | 第27-29页 |
3 电子商务小额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 第29-40页 |
3.1 大学生使用电子商务小额信贷产品的情况 | 第29-32页 |
3.1.1 使用人数仅过半数 | 第29页 |
3.1.2 网贷产品使用情况 | 第29-30页 |
3.1.3 网贷产品选择偏好 | 第30-32页 |
3.1.4 小结 | 第32页 |
3.2 对“信贷刺激消费”理论的假设检验 | 第32-36页 |
3.2.1 假设一:获得授信之后,大学生会使用网贷并改变其消费行为 | 第32-33页 |
3.2.2 假设二:获得授信后,授信额度与消费额正相关 | 第33-35页 |
3.2.3 小结 | 第35-36页 |
3.3 信贷风险制约着大学生的信贷消费 | 第36-39页 |
3.3.1 大部分被访者具有风险意识 | 第37页 |
3.3.2 对风险的认知不够充分 | 第37-38页 |
3.3.3 道德和信贷风险的双重约束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4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制约因素 | 第40-48页 |
4.1 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特征 | 第40-44页 |
4.1.1 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内部差异较小,略有结余 | 第40页 |
4.1.2 消费结构以日常生活需要和人际关系消费为主 | 第40-41页 |
4.1.3 消费特征以实用性为主,易受朋辈群体影响 | 第41-44页 |
4.1.4 小结 | 第44页 |
4.2 制约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 第44-47页 |
4.2.1 参照群体的引导性 | 第44-46页 |
4.2.2 收入、消费的不确定性 | 第46-47页 |
4.3 小结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总结 | 第48-52页 |
5.1 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第48-49页 |
5.1.1 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 第48页 |
5.1.2 积极作用,提供大学生融资新渠道 | 第48-49页 |
5.1.3 大学生作为消费主体的资金调节与风险防范 | 第49页 |
5.2 建议 | 第49-51页 |
5.2.1 信贷服务的提供者应为大学生设计适用的信贷产品 | 第49-50页 |
5.2.2 大学生应当加强风险意识和个人信用意识的培养 | 第50页 |
5.2.3 学校可进行消费与信用相关安全教育 | 第50页 |
5.2.4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不良信贷产品的监管 | 第50-51页 |
5.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一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