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毫米波异构网络以及基站缓存概述 | 第21-29页 |
2.1 超密集异构网络概述 | 第21-22页 |
2.2 超密集异构网络部署模型 | 第22-25页 |
2.2.1 Poisson pointProcess(PPP) | 第22-23页 |
2.2.2 Poisson Hole Process(PHP) | 第23-24页 |
2.2.3 Poisson Cluster Process(PCP) | 第24-25页 |
2.3 毫米波网络概述 | 第25-26页 |
2.4 毫米波与传统微波混合网络 | 第26-27页 |
2.5 基站缓存(cache)简介 | 第27页 |
2.5.1 内容流行度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毫米波异构网络仿真平台搭建 | 第29-35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仿真平台搭建 | 第29-33页 |
3.2.1 毫米波网络拓扑结构 | 第29-30页 |
3.2.2 毫米波定向波束赋形 | 第30-31页 |
3.2.3 毫米波蜂窝网络中视距和非视距 | 第31页 |
3.2.4 毫米波蜂窝网络视距等效球 | 第31-32页 |
3.2.5 路径损耗模型 | 第32页 |
3.2.6 用户链接策略 | 第32-33页 |
3.2.7 干扰模型 | 第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非均匀毫米波异构蜂窝网络覆盖率和速率性能研究 | 第35-49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非均匀毫米波异构蜂窝网络的系统模型 | 第35-37页 |
4.2.1 定向波束赋形 | 第35-36页 |
4.2.2 视距(LOS)概率 | 第36页 |
4.2.3 信道衰落 | 第36-37页 |
4.2.4 用户链接准则 | 第37页 |
4.3 覆盖率分析 | 第37-45页 |
4.3.1 SINR分析 | 第37-38页 |
4.3.2 SINR覆盖率分析 | 第38-45页 |
4.4 速率覆盖率分析 | 第45页 |
4.5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带cache毫米波和传统微波异构蜂窝网络覆盖率和能效性能研究 | 第49-63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49-52页 |
5.2.1 带有缓存(cache)的helper | 第49-50页 |
5.2.2 传输假设 | 第50页 |
5.2.3 用户链接准则 | 第50-51页 |
5.2.4 活跃的基站密度 | 第51页 |
5.2.5 阻塞模型 | 第51页 |
5.2.6 功率消耗模型 | 第51-52页 |
5.3 覆盖率 | 第52-56页 |
5.3.1 SINR分析 | 第52-53页 |
5.3.2 SINR覆盖率 | 第53-56页 |
5.4 能效 | 第56-58页 |
5.4.1 R分析 | 第56-58页 |
5.4.2 R_(tot)分析 | 第58页 |
5.5 数值仿真分析 | 第58-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