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中国小麦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贡献份额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第3-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1 小麦生产面临新挑战第16-17页
        1.1.2 小麦消费出现新变化第17页
        1.1.3 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第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空间格局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驱动因素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3 常用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第23-45页
    2.1 小麦生产时序变化特征第23-24页
    2.2 小麦生产区域变化特征第24-37页
        2.2.1 小麦生产区域变化特征第24-36页
        2.2.2 春小麦生产区域变化特征第36-37页
    2.3 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第37-39页
        2.3.1 标准差椭圆模型第37-38页
        2.3.2 模型构建第38页
        2.3.3 结果分析第38-39页
    2.4 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第39-45页
        2.4.1 小麦空间格局呈现“集中-分散-再集中”特征第39-43页
        2.4.2 春小麦空间格局呈现“西移”特征第43-45页
第三章 小麦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分析第45-58页
    3.1 模型与方法第45-53页
        3.1.1 埃塔平方法第45-46页
        3.1.2 模型参数与指标第46-48页
        3.1.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8-53页
    3.2 驱动因素贡献份额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3.2.1 五省区全时段冬小麦模型群第53-54页
        3.2.2 六省区全时段小麦模型群第54页
        3.2.3 全时段模型群结果比对第54-55页
        3.2.4 分时段小麦模型群第55页
    3.3 模型结果讨论第55-58页
        3.3.1 全时段模型结果讨论第56-57页
        3.3.2 分时段模型结果讨论第57-58页
第四章 驱动因素与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第58-62页
    4.1 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解释第58-60页
        4.1.1 驱动因素与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第58-59页
        4.1.2 驱动因素与春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第59-60页
    4.2 小麦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作用关系第60-62页
        4.2.1 小麦空间格局演变与主要因素作用关系第60页
        4.2.2 空间格局演变与其他因素的作用关系第60-62页
第五章 我国小麦空间格局未来演变展望与优化第62-64页
    5.1 未来小麦空间格局演变展望第62页
    5.2 优化我国小麦空间格局第62-64页
        5.2.1 依据自然要素,确定合理生产规模第62-63页
        5.2.2 发展社会经济,保障小麦有效供给第63页
        5.2.3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投入效率第63页
        5.2.4 推进制度创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4-66页
        6.1.1 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第64页
        6.1.2 小麦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第64-65页
        6.1.3 驱动因素与小麦空间格局演变第65页
        6.1.4 小麦空间格局未来演变与优化第65-66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6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种棉户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西南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