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三首二胡作品的风格特征 | 第7-11页 |
第一节 《印巴随想曲》分析 | 第7-8页 |
第二节 《美国往事随想曲》分析 | 第8-9页 |
第三节 《莫斯科的回忆》分析 | 第9-11页 |
第二章 作品体现的“跨界”观念 | 第11-13页 |
第一节 体裁与形式的跨界 | 第11页 |
第二节 意涵与文化的跨界 | 第11-13页 |
第三章 作品体现的“召唤”观念 | 第13-16页 |
第一节 时间性:对历史与时代的召唤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通俗性:对听众想象力的召唤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寓教性:对听众“期待视野”的引导 | 第15-16页 |
第四章 作品体现的“对话”观念 | 第16-18页 |
第一节 民族独白还是世界对话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二胡走向世界前景与策略 | 第17-18页 |
结语 | 第18-19页 |
致谢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附录一 | 第22-23页 |
附录二 | 第23-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