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中污染物质的释放机理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方案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17-21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7页
    2.2 矿区煤矸石特点及样品采集第17-18页
        2.2.1 矿区煤矸石特点第17-18页
        2.2.2 样品采集第18页
    2.3 实验方法及装置第18-21页
        2.3.1 实验方法第18-19页
        2.3.2 实验测定方法第19-20页
        2.3.3 实验装置第20-21页
第三章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中污染物组分释放特征第21-51页
    3.1 煤矸石中常量组分释放特征第21-30页
        3.1.1 矸石粒径及硫含量对常量组分释放的影响第21-24页
        3.1.2 矸石在不同风化状态下常量组分释放第24-27页
        3.1.3 矸石在土壤介质影响下常量组分释放第27-30页
    3.2 煤矸石淋出液中主要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第30-50页
        3.2.1 淋滤液硬度变化特征第30-38页
        3.2.2 淋滤液硫酸根变化特性第38-42页
        3.2.3 淋滤液碱度及氯离子变化特性第42-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重金属释放特征及赋存形态变化规律第51-66页
    4.1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重金属组分释放特征第51-55页
        4.1.1 粒径及硫含量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第51-52页
        4.1.2 pH对重金属的释放的影响第52-54页
        4.1.3 介质条件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第54-55页
    4.2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中重金属赋存状态变化规律第55-65页
        4.2.1 pH条件对重金属赋存状态变化的影响第56-57页
        4.2.2 硫含量及粒径对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第57-59页
        4.2.3 煤矸石风化程度对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第59-61页
        4.2.4 土壤介质对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第61-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煤矸石中污染物在土壤包气带的迁移转化特征第66-72页
    5.1 煤矸石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分析第66-69页
        5.1.1 不同粒径及硫含量煤矸石中各重金属迁移方程第66-67页
        5.1.2 不同pH淋滤条件下煤矸石中各重金属迁移方程第67-68页
        5.1.3 土壤介质条件下煤矸石各重金属迁移方程第68-69页
    5.2 煤矸石中主要离子组分在土壤包气带的迁移转化特征第69-71页
        5.2.1 不同粒径及硫含量煤矸石中主要常量组分迁移方程第69-70页
        5.2.2 风化条件下煤矸石中主要常量组分迁移方程第70页
        5.2.3 土壤介质条件下煤矸石中主要常量组分迁移方程第70-71页
    5.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72-78页
    6.1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重金属RAC生态风险评价第72-74页
        6.1.1 煤矸石粒径及硫含量对重金属活性影响第72-73页
        6.1.2 煤矸石状态对重金属活性的影响第73页
        6.1.3 土壤介质对煤矸石重金属活性的影响第73-74页
    6.2 淋滤作用下煤矸石重金属Hakanson生态风险评价第74-76页
        6.2.1 不同粒径及硫含量煤矸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75页
        6.2.2 风化一年煤矸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75-76页
        6.2.3 土壤介质下煤矸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76页
    6.3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结论与建议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50T煤层气车载钻机给进装置研究及液压驱动系统设计
下一篇:小型煤矿开采引发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及防治--以黄陵兴隆煤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