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水迷宫的鲤鱼机器人生物控制检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动物机器人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16页
    1.3 计算机视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迷宫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7页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第20-37页
    2.1 动物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1 骨骼系统第20-22页
        2.1.2 神经系统第22-26页
    2.2 组合式水迷宫系统第26-28页
        2.2.1 组合式水迷宫结构第26-28页
        2.2.2 视觉系统设计第28页
    2.3 计算机视觉技术第28-36页
        2.3.1 双目立体视觉标定第29-34页
        2.3.2 图像预处理第34-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鲤鱼鱼体的骨架提取及运动模型建立第37-46页
    3.1 鱼体图像增强第37-38页
        3.1.1 均值滤波第37页
        3.1.2 中值滤波第37-38页
    3.2 常用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第38-41页
        3.2.1 背景差分法第38-39页
        3.2.2 光流法第39-40页
        3.2.3 帧间差分法第40-41页
    3.3 鲤鱼目标检测第41-42页
        3.3.1 帧间差分与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结合法对鲤鱼目标提取第41-42页
    3.4 鲤鱼骨架提取第42-44页
        3.4.1 距离变换法第42-43页
        3.4.2 中轴变换法第43页
        3.4.3 骨架提取第43-44页
    3.5 鲤鱼运动特征计算第44-45页
        3.5.1 鲤鱼骨架模型建立第44页
        3.5.2 鲤鱼运动特征计算第44-45页
        3.5.3 结果分析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鲤鱼机器人控制实验研究第46-58页
    4.1 离水状态下鲤鱼延脑与小脑的探查刺激实验第46-49页
        4.1.1 实验材料第46页
        4.1.2 延脑与小脑电刺激实验方案第46-48页
        4.1.3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4.2 基于水迷宫的鲤鱼延脑与小脑的对比刺激实验第49-57页
        4.2.1 刺激装置搭载第49-51页
        4.2.2 迷宫刺激实验第51-54页
        4.2.3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三维运动轨迹重建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控制行为检测第58-76页
    5.1 运动目标跟踪理论第58-60页
        5.1.1 Mean Shift跟踪算法第58-59页
        5.1.2 质心跟踪算法第59-60页
    5.2 鲤鱼机器人目标跟踪第60-62页
    5.3 鲤鱼机器人三维运动轨迹重建第62-65页
        5.3.1 双目视觉三维重建原理第62-63页
        5.3.2 视差法求取空间点的三维坐标第63-64页
        5.3.3 空间点三维坐标的求取及轨迹生成第64-65页
    5.4 控制行为参数的定义第65-66页
    5.5 控制效果检验第66-70页
    5.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鲤鱼机器人可控程度评估第70-75页
        5.6.1 BP神经网络第70-71页
        5.6.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第71-72页
        5.6.3 对鲤鱼机器人小脑与延脑可控程度评估第72-75页
    5.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成分降维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能级分布变化的人群异常行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