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西部地区 | 第20页 |
2.1.2 文化产业 | 第20-21页 |
2.1.3 民族文化产业 | 第21-22页 |
2.1.4 政府角色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政府角色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24页 |
2.2.3 波特钻石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 第26-37页 |
3.1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32页 |
3.1.1 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3.1.2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3.1.3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3.2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第32-33页 |
3.3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困境亟待政府解决 | 第33-36页 |
3.3.1 产业发展盲目需要政府规划 | 第33-34页 |
3.3.2 产业模式单一需要政府引导 | 第34-35页 |
3.3.3 产业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协调 | 第35页 |
3.3.4 产业投融资体系需要政府扶持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政府在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 第37-51页 |
4.1 政府在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第37-41页 |
4.1.1 政府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者 | 第37-38页 |
4.1.2 政府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引导者 | 第38-40页 |
4.1.3 政府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担者 | 第40-41页 |
4.1.4 政府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扶助者 | 第41页 |
4.2 政府在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偏差 | 第41-47页 |
4.2.1 政府作为制度保障者角色的缺位分析 | 第42-43页 |
4.2.2 政府作为主要引导者角色的越位和错位分析 | 第43-45页 |
4.2.3 政府作为风险分担者角色的缺位分析 | 第45-46页 |
4.2.4 政府作为财政扶助者角色的缺位、越位和错位分析 | 第46-47页 |
4.3 政府在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角色定位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47-50页 |
4.3.1 思想观念的束缚 | 第47-48页 |
4.3.2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阻碍 | 第48-49页 |
4.3.3 产业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角色优化的路径探析 | 第51-59页 |
5.1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角色优化应遵守的原则 | 第51-53页 |
5.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 第51-52页 |
5.1.2 因时制宜的原则 | 第52页 |
5.1.3 尊重文化选择的原则 | 第52-53页 |
5.1.4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 第53页 |
5.2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角色优化的具体措施 | 第53-58页 |
5.2.1 制度保障者角色的优化措施 | 第53-55页 |
5.2.2 主要引导者角色的优化措施 | 第55-56页 |
5.2.3 风险分担者角色的优化措施 | 第56-57页 |
5.2.4 资金扶助者角色的优化措施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