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法制手段 | 第14-15页 |
1.3.2 技术手段 | 第15-18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医疗信息隐私保护基础理论 | 第20-35页 |
2.1 隐私 | 第20-22页 |
2.1.1 隐私权及隐私 | 第20-21页 |
2.1.2 隐私的分类 | 第21-22页 |
2.1.3 医疗信息隐私 | 第22页 |
2.2 隐私保护技术 | 第22-27页 |
2.2.1 数据加密技术 | 第22-23页 |
2.2.2 数据失真技术 | 第23页 |
2.2.3 限制发布技术 | 第23-27页 |
2.2.3.1 泛化和抑制 | 第24-26页 |
2.2.3.2 聚类 | 第26-27页 |
2.3 隐私保护模型 | 第27-33页 |
2.3.1 k-anonymity | 第29-31页 |
2.3.2 l-diversity | 第31-33页 |
2.4 隐私保护模型的信息度量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医疗信息敏感度分级 | 第35-61页 |
3.1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第35-36页 |
3.2 敏感度分级 | 第36-44页 |
3.2.1 医疗信息敏感度 | 第36页 |
3.2.2 敏感度分级方法 | 第36-44页 |
3.2.2.1 敏感级空间划分 | 第38-39页 |
3.2.2.2 各指标分级测量 | 第39-42页 |
3.2.2.3 敏感值敏感级的计算 | 第42-44页 |
3.3 医疗信息敏感值与敏感级保护 | 第44-52页 |
3.3.1 医疗信息敏感级多样性 | 第45页 |
3.3.2 (k,l1,l2)-匿名模型 | 第45-46页 |
3.3.3 (k,l1,l2)-匿名模型的实现 | 第46-52页 |
3.3.3.1 参数选择 | 第46-47页 |
3.3.3.2 实现方法 | 第47-52页 |
3.4 模型分析与验证 | 第52-60页 |
3.4.1 数据预处理 | 第52页 |
3.4.2 实验结果 | 第52-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医疗信息敏感度分级保护 | 第61-71页 |
4.1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第61-62页 |
4.2 医疗信息敏感级差异保护 | 第62-68页 |
4.2.1 敏感级非关联约束 | 第62-63页 |
4.2.2 (k,l1,l2,α)-匿名模型 | 第63-64页 |
4.2.3 (k,l1,l2,α)-匿名模型的实现 | 第64-68页 |
4.3 模型分析与验证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隐私保护模型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71-79页 |
5.1 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架构 | 第71-72页 |
5.2 医疗信息发布的隐私保护 | 第72-77页 |
5.2.1 可信第三方参与的隐私保护 | 第72-76页 |
5.2.1.1 系统架构 | 第72-73页 |
5.2.1.2 系统流程 | 第73-76页 |
5.2.2 没有可信第三方的隐私保护 | 第76-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9页 |
6.2 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