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2.1 Android系统简介 | 第17-19页 |
1.2.2 Android应用程序简介 | 第19-20页 |
1.2.3 Android应用漏洞检测技术现状 | 第20-22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于静态污点分析的Android漏洞检测关键技术 | 第24-34页 |
2.1 静态污点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 Android程序静态污点分析关键技术 | 第27-32页 |
2.2.1 二进制代码逆向 | 第27-28页 |
2.2.2 Android生命周期模拟 | 第28-29页 |
2.2.3 控制流分析 | 第29-31页 |
2.2.4 数据流分析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一种改进的基于静态污点分析的Android漏洞检测方案 | 第34-52页 |
3.1 静态污点分析技术的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3.2 改进方案的目标 | 第35页 |
3.3 改进方案的设计 | 第35-50页 |
3.3.1 整体思路与方案 | 第35-37页 |
3.3.2 对系统库函数的分析进行封装 | 第37-40页 |
3.3.3 基于上下文的分析目标选择 | 第40-44页 |
3.3.4 结合静态符号执行技术的分析结果过滤 | 第44-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一种改进的Android漏洞检测系统STDroid的具体实现 | 第52-70页 |
4.1 STDroid系统架构整体设计 | 第52-55页 |
4.1.1 STDroid的整体执行流程 | 第53-54页 |
4.1.2 STDroid的模块划分 | 第54-55页 |
4.1.3 STDroid的模块交互时序 | 第55页 |
4.2 静态污点分析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55-60页 |
4.2.1 apk逆向生成jimple中间码 | 第56-58页 |
4.2.2 构造伪入口函数 | 第58页 |
4.2.3 控制流分析的实现 | 第58-59页 |
4.2.4 数据流分析的实现 | 第59-60页 |
4.3 系统库函数分析封装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60-63页 |
4.3.1 系统库函数分析封装的流程 | 第60-61页 |
4.3.2 系统库函数分析封装的关键函数 | 第61-63页 |
4.4 分析上下文选择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63-65页 |
4.4.1 分析上下文选择的整体流程 | 第63-64页 |
4.4.2 分析上下文选择模块的关键函数 | 第64-65页 |
4.5 静态符号执行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65-69页 |
4.5.1 静态符号执行的整体流程 | 第65-66页 |
4.5.2 静态符号执行模块的顶层实现 | 第66-67页 |
4.5.3 反向控制流图的实现 | 第67页 |
4.5.4 符号生成策略器的实现 | 第67-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STDroid系统的测试和结果分析 | 第70-78页 |
5.1 STDroid系统测试场景 | 第70-71页 |
5.2 STDroid系统功能测试 | 第71-73页 |
5.2.1 分析目标选择功能测试 | 第71-73页 |
5.2.2 符号执行过滤功能测试 | 第73页 |
5.3 STDroid系统准确率测试 | 第73-74页 |
5.4 STDroid系统性能测试 | 第74-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