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1.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的基本构思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7-18页 |
2 公安微文化概述 | 第18-24页 |
2.1 公安微文化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公安微文化的特性 | 第19-20页 |
2.3 公安微文化发展历程及挑战 | 第20-24页 |
2.3.1 公安微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3.2 公安微文化面临的挑战 | 第22-24页 |
3 公安微博 | 第24-28页 |
3.1 公安微博的诞生 | 第24页 |
3.2 公安微博的特点 | 第24-26页 |
3.2.1 公安特色鲜明 | 第25页 |
3.2.2 受众关注度高 | 第25页 |
3.2.3 社会影响广泛 | 第25-26页 |
3.3 公安微博的发展建议 | 第26-28页 |
3.3.1 更新理念,注重质量提升 | 第26页 |
3.3.2 强化管理,完善体制机制 | 第26页 |
3.3.3 加强合作,提升联动力量 | 第26-28页 |
4 公安微信 | 第28-34页 |
4.1 公安微信平台建设的意义 | 第28-30页 |
4.1.1 创新公安文化载体,促进警务工作改革发展 | 第28-29页 |
4.1.2 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传播公安正能量 | 第29页 |
4.1.3 真诚互动务实办事,提升警察公信力 | 第29-30页 |
4.2 公安微信的定位及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4.3 公安微信的推广途径 | 第32-34页 |
4.3.1 明确传播策略,丰富传播方式 | 第32-33页 |
4.3.2 练好内功,把握好议程设置规律 | 第33页 |
4.3.3 集中宣传与日常推广相结合 | 第33-34页 |
5 公安微小说 | 第34-40页 |
5.1 微小说的产生及发展 | 第34-35页 |
5.2 基于微小说特征的探讨 | 第35-38页 |
5.2.1 立意 | 第36-37页 |
5.2.2 留白 | 第37-38页 |
5.3 微小说创作的“精”字法则 | 第38-40页 |
5.3.1 选材精心 | 第38-39页 |
5.3.2 结构精致 | 第39页 |
5.3.3 表达精炼 | 第39页 |
5.3.4 情节精彩 | 第39-40页 |
6 公安微电影 | 第40-44页 |
6.1 微电影的产生及发展 | 第40-41页 |
6.2 公安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6.2.1 创作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6.2.2 艺术品质不高,存在过度商业化倾向 | 第42页 |
6.3 公安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 第42-44页 |
6.3.1“以小博大”注重民间话语表达 | 第42-43页 |
6.3.2 创建公安微电影品牌 | 第43页 |
6.3.3“主旋律+商业化”的积极探索 | 第43-44页 |
7 公安微文化的建设路径 | 第44-50页 |
7.1 理论层面 | 第44-46页 |
7.1.1 弘扬法治精神 | 第44-45页 |
7.1.2 树立服务理念 | 第45-46页 |
7.2 技术层面 | 第46-48页 |
7.2.1 新技术拓宽公安微文化建设途径 | 第46-47页 |
7.2.2 保障公安微文化健康发展 | 第47-48页 |
7.3 实践层面 | 第48-50页 |
7.3.1 注重公安微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 | 第48-49页 |
7.3.2 推动公安微文化服务公安工作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