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相关模型 | 第7-11页 |
1.1.1 OSS 的内涵 | 第7页 |
1.1.2 TMN 模型 | 第7-8页 |
1.1.3 TOM 模型 | 第8-9页 |
1.1.4 NGOSS 与 eTOM 模型 | 第9-11页 |
1.2 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特点及早期支撑方式 | 第11-14页 |
1.2.1 增值业务的内涵 | 第11页 |
1.2.2 增值业务运营模式开放特点 | 第11-12页 |
1.2.3 数据增值业务的早期支撑方式 | 第12页 |
1.2.4 早期方式的缺陷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数据业务管理平台规划简述 | 第14-21页 |
2.1 概述 | 第14-15页 |
2.1.1 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规范简介 | 第14页 |
2.1.2 DSMP 的定位 | 第14-15页 |
2.2 业务过程框架 | 第15-18页 |
2.2.1 业务过程框架 1 级分解 | 第15-16页 |
2.2.2 业务过程框架 2 级分解 | 第16-18页 |
2.3 业务驱动力分析 | 第18-19页 |
2.4 建设 DSMP 后增值数据业务支撑方式的变化 | 第19-21页 |
2.4.1 DSMP 支撑下的业务网 | 第19-20页 |
2.4.2 建设 DSMP 后数据管理模式的变化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据业务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第21-30页 |
3.1 系统目标 | 第21页 |
3.2 功能需求 | 第21-22页 |
3.3 业务控制核心功能 | 第22-23页 |
3.4 DSMP 管理下的新数据业务流程 | 第23-30页 |
3.4.1 短信业务流程 | 第23-27页 |
3.4.2 WAP 业务流程 | 第27-28页 |
3.4.3 MMS 业务流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MISC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0-39页 |
4.1 设计原则 | 第30页 |
4.2 MISC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0-31页 |
4.3 管控核心系统(KERNEL)架构 | 第31-33页 |
4.3.1 架构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4.3.2 KERNEL 逻辑结构 | 第32-33页 |
4.4 管控核心系统(KERNEL)子系统说明 | 第33-34页 |
4.5 管控核心系统(KERNEL)公共机制 | 第34-36页 |
4.5.1 TUXEDO 中间件 | 第34-35页 |
4.5.2 内存表机制 | 第35页 |
4.5.3 集群机制和灵活的部署模式 | 第35-36页 |
4.6 系统接口设计 | 第36-39页 |
4.6.1 接口概述 | 第36-37页 |
4.6.2 DSMP 规范关键接口介绍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65页 |
5.1 包月计费模块高层设计 | 第39-45页 |
5.1.1 账期包月扣费总体方案 | 第39-40页 |
5.1.2 数据流及主要处理组件 | 第40-41页 |
5.1.3 各组件功能及交互 | 第41-45页 |
5.2 各组件的底层实现与实现 | 第45-61页 |
5.2.1 包月话单日志文件生成组件 | 第46-50页 |
5.2.2 包月话单日志文件处理组件 | 第50-54页 |
5.2.3 包月话单请求处理组件 | 第54-58页 |
5.2.4 包月话单应答处理组件 | 第58-61页 |
5.3 相关数据库表设计 | 第61-65页 |
第六章 组网方案和运行分析 | 第65-74页 |
6.1 组网与容错方案 | 第65-67页 |
6.1.1 物理组网方案 | 第65-66页 |
6.1.2 硬件故障点和容错 | 第66-67页 |
6.2 现网运行分析 | 第67-74页 |
6.2.1 MISC 系统资源使用数据分析 | 第67-69页 |
6.2.2 MISC 管理下的业务数据分析 | 第69-71页 |
6.2.3 新业务流程成功率数据分析 | 第71-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