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高庙遗址2005年出土动物骨骼遗留痕迹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0-13页
附表索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1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6页
    1.3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 本课题研究工作简况第18-19页
    1.5 本文结构第19-20页
    1.6 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遗址和动物骨骼出土概况第21-27页
    2.1 地理环境第21-22页
    2.2 地层特征第22页
    2.3 遗存年代第22-23页
    2.4 动物骨骼出土简况第23-26页
    2.5 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骨骼表面痕迹考察第27-76页
    3.1 自然营力第27-33页
        3.1.1 风化作用第27-31页
        3.1.2 沉积作用第31-32页
        3.1.3 腐蚀作用第32-33页
    3.2 动物作用第33-40页
        3.2.1 啮齿类咬痕第34-38页
        3.2.2 食肉类咬痕第38-40页
    3.3 病理成因第40页
    3.4 人工作用第40-74页
        3.4.1 烧痕第41-44页
        3.4.2 烤痕第44-48页
        3.4.3 砍痕第48-55页
        3.4.4 砸痕第55-59页
        3.4.5 截断痕第59-62页
        3.4.6 刻划痕第62-66页
        3.4.7 打击痕第66-69页
        3.4.8 刮磨痕第69-72页
        3.4.9 钻痕第72-73页
        3.4.10 其它第73-74页
    3.5 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人为痕迹分析第76-88页
    4.1 物质需求第76-85页
        4.1.1 取食第76-78页
        4.1.2 加工制作工具第78-85页
    4.2 精神需求第85-87页
        4.2.1 加工制作饰物第85-86页
        4.2.2 牲祭第86-87页
    4.3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5章 相关信息的解读与整合第88-94页
    5.1 从骨骼上的遗留痕迹与动物群看当时的生态环境第88页
    5.2 从以骨骼为主的文化遗存看当时的生业模式第88-89页
    5.3 从取食和骨器制作看人们的营养和智力水平第89页
    5.4 从动物资源管窥高庙遗存异变的原因第89-90页
    5.5 从动物群和骨器的比较看高庙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历史地位第90-92页
    5.6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结论与展望第94-97页
    1.结论第94-95页
    2.后续工作第95-96页
    3.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酮洛芬贴剂的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入警五年警察体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