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的药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5页
    1.1 治疗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进展第9-10页
    1.2 盐酸氟桂利嗪简介第10-16页
        1.2.1 理化性质第11页
        1.2.2 临床药代动力学第11页
        1.2.3 药理作用第11-12页
        1.2.4 药物相互作用第12页
        1.2.5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第12-16页
    1.3 口腔崩解片文献综述第16-23页
        1.3.1 口腔崩解片的技术要求和特点第17-18页
        1.3.2 制备口腔崩解片常用的技术第18-22页
        1.3.3 口腔崩解片的开发与展望第22页
        1.3.4 口腔崩解片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1 前期工作第23-24页
        1.4.2 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的确定第24页
        1.4.3 口崩片的处方前研究第24页
        1.4.4 对口崩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评价第24页
        1.4.5 进行片剂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第24页
    1.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处方工艺前研究第25-43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2.1.1 仪器第25页
        2.1.2 药品与试剂第25-26页
    2.2 剂型的选择和剂型的确定第26页
        2.2.1 剂型选择的依据第26页
        2.2.2 规格的确定第26页
    2.3 盐酸氟桂利嗪主药性状研究第26-27页
        2.3.1 一般性状第26-27页
        2.3.2 溶解度第27页
    2.4 药用辅料研究第27-29页
        2.4.1 辅料性状研究第27页
        2.4.2 盐酸氟桂利嗪口崩片辅料的初选第27-29页
    2.5 盐酸氟桂利嗪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9-35页
        2.5.1 溶液的配制第29-30页
        2.5.2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0页
        2.5.3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30页
        2.5.4 系统适应性和方法学验证第30-35页
    2.6 主药与辅料的相互作用研究第35-40页
        2.6.1 强光试验第36-37页
        2.6.2 高温试验第37-39页
        2.6.3 高湿试验第39-40页
        2.6.4 结论第40页
    2.7 体外崩解时间的测定方法第40-42页
        2.7.1 药典法第40页
        2.7.2 崩解仪改良法第40页
        2.7.3 口腔内测定法第40页
        2.7.4 三种方法的比较第40-41页
        2.7.5 崩解仪改良法的进一步改进第41-42页
    2.8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第43-55页
    3.1 仪器与试剂第43-44页
        3.1.1 仪器第43页
        3.1.2 药品与试剂第43-44页
    3.2 盐酸氟桂利嗪口崩片的处方筛选第44-52页
        3.2.1 崩解剂种类和比例的筛选第44-45页
        3.2.2 填充剂种类和比例的筛选第45-46页
        3.2.3 崩解剂与填充剂比例的选择第46-47页
        3.2.4 润滑剂种类及比例的选择第47-49页
        3.2.5 助流剂微粉硅胶用量的筛选第49页
        3.2.6 口崩片硬度的考察第49-50页
        3.2.7 矫味剂的选择第50页
        3.2.8 正交设计优化盐酸氟桂利嗪口崩片的处方第50-52页
        3.2.9 选择处方的验证第52页
    3.3 盐酸氟桂利嗪口崩片的制备工艺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的质量研究第55-72页
    4.1 仪器与试剂第55-56页
        4.1.1 仪器第55页
        4.1.2 药品与试剂第55-56页
    4.2 性状第56页
    4.3 鉴别第56-58页
        4.3.1 双键氧化鉴别试验第56-57页
        4.3.2 氯化物鉴别试验第57页
        4.3.3 高效液相鉴别第57-58页
    4.4 检查第58-62页
        4.4.1 外观第58页
        4.4.2 口腔内崩解时间及口感的检查第58-59页
        4.4.3 含量均匀度的检查第59-60页
        4.4.4 有关物质的检查第60-62页
    4.5 含量测定第62-67页
        4.5.1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第62-66页
        4.5.2 含量测定第66-67页
    4.6 溶出度第67-68页
    4.7 微生物限度检查第68-71页
        4.7.1 细菌数检查第68-69页
        4.7.2 霉菌及酵母菌检查第69-70页
        4.7.3 控制菌检查第70-71页
    4.8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稳定性研究第72-78页
    5.1 仪器与试剂第72-73页
        5.1.1 仪器第72页
        5.1.2 药品与试剂第72-73页
    5.2 影响因素试验第73-74页
        5.2.1 高温试验第73页
        5.2.2 高湿试验第73-74页
        5.2.3 光照试验第74页
    5.3 临界相对湿度的考察第74-76页
    5.4 加速试验第76页
    5.5 长期试验第76-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全文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提高输电线路容量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A Research on Affective Fact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Englis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