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0-26页 |
第一章 法的“客观意志”本质论的承继与超越 | 第26-54页 |
第一节 黑格尔的法的本质观 | 第26-36页 |
一、黑格尔揭示法本质的方法论路径探微 | 第26-30页 |
二、黑格尔的“客观意志”法本质观 | 第30-34页 |
三、黑格尔的法本质观阱见的原因探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客观意志”本质观的承继 | 第36-39页 |
一、“在私法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作为普遍意志的结果来表达的” | 第36-37页 |
二、“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 | 第37-38页 |
三、“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客观意志”本质观的超越 | 第39-54页 |
一、对黑格尔的“客观意志”法本质观的反思与质疑 | 第40-41页 |
二、揭示法的国家意志面纱下的阶级意志性 | 第41-43页 |
三、从法的阶级意志性到物质制约性的跃迁 | 第43-46页 |
四、实践基础上法本质观的最终跃迁 | 第46-54页 |
第二章 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论的承继与超越 | 第54-90页 |
第一节 价值含义的界定 | 第54-62页 |
一、“需求——属性”论 | 第54-55页 |
二、“意义——关系”论 | 第55-56页 |
三、黑格尔的“价值”观 | 第56-59页 |
四、马克思的“价值”观 | 第59-62页 |
第二节 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观 | 第62-75页 |
一、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观概述 | 第63-68页 |
二、黑格尔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 第68-70页 |
三、黑格尔法的自由价值观的缘由探析 | 第70-72页 |
四、黑格尔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法的自由价值实现困境探析 | 第72-75页 |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论的承继 | 第75-80页 |
一、法律作为实现自由的保障 | 第76-77页 |
二、自由——形式法与实质法的界限 | 第77-78页 |
三、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 第78-79页 |
四、法的自由价值的历史性 | 第79-80页 |
第四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论的超越 | 第80-90页 |
一、自由的主体超越——从个人虚无到个人关注 | 第80-83页 |
二、自由的“历史”的超越——从精神的漫游史到人类的实践发展史 | 第83-86页 |
三、自由实现的伦理形式超越——从国家到自由人联合体 | 第86-90页 |
第三章 法的诸范畴关系理论的承继与超越 | 第90-136页 |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 第90-119页 |
一、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观 | 第90-111页 |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观的承继 | 第111-113页 |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观的超越 | 第113-119页 |
第二节 法与道德的关系 | 第119-136页 |
一、黑格尔的法与道德关系观 | 第119-130页 |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法与道德关系观的承继 | 第130-132页 |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法与道德关系观的超越 | 第132-136页 |
第四章 辩证法与历史性方法的承继与超越 | 第136-182页 |
第一节 辩证法的承继与超越 | 第136-170页 |
一、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 | 第136-156页 |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承继 | 第156-159页 |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 第159-170页 |
第二节 历史性方法的承继与超越 | 第170-182页 |
一、黑格尔的历史性方法 | 第170-176页 |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性方法的承继 | 第176-177页 |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性方法的超越 | 第177-182页 |
结语 | 第182-18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86-196页 |
致谢 | 第196-19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