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第三方支付及其法律风险 | 第9-18页 |
2.1 第三方支付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2.2 第三方支付的典型流程 | 第10-12页 |
2.3 第三方支付法律风险分析 | 第12-18页 |
2.3.1 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13-14页 |
2.3.2 参与主体法律关系混乱 | 第14-15页 |
2.3.3 沉淀资金权属不明 | 第15页 |
2.3.4 存在洗钱及信用卡套现等犯罪风险 | 第15-16页 |
2.3.5 可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16-18页 |
3 中国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制度 | 第18-29页 |
3.1 监管机构 | 第18页 |
3.2 监管内容 | 第18-20页 |
3.3 监管法律依据 | 第20-24页 |
3.4 中国第三方支付监管述评 | 第24-29页 |
4 越南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制度 | 第29-36页 |
4.1 监管法律依据 | 第29-30页 |
4.2 监管原则 | 第30-31页 |
4.3 监管机构 | 第31页 |
4.4 监管程序 | 第31-32页 |
4.4.1 授权与许可 | 第31-32页 |
4.4.2 准入条件 | 第32页 |
4.5 监管的实施 | 第32-34页 |
4.5.1 监管工具 | 第32-33页 |
4.5.2 报告要求 | 第33-34页 |
4.5.3 业务限制 | 第34页 |
4.5.4 并表监管 | 第34页 |
4.5.5 系统控制制度 | 第34页 |
4.6 执行权 | 第34-36页 |
5 越南第三方支付监管缺陷分析 | 第36-38页 |
5.1 反洗钱监管制度缺失 | 第36-37页 |
5.2 监管体制的系统化有待加强 | 第37页 |
5.3 电子支付的国际合作不足 | 第37-38页 |
6 完善越南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38-43页 |
6.1 确立监管原则 | 第38-39页 |
6.2 建立第三方支付主体风险管理制度 | 第39-41页 |
6.3 限制第三方支付主体业务范围 | 第41页 |
6.4 建立第三方支付行业自律组织 | 第41-43页 |
7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