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承载能力分析的车站设施及疏散领导者布局优化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客流承载能力分析 | 第12-13页 |
1.2.2 基于设施结构的行人流分析 | 第13-15页 |
1.2.3 基于领导者策略的应急疏散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框架 | 第17-19页 |
2 预备知识 | 第19-33页 |
2.1 客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19-23页 |
2.1.1 北京地铁客流运营基础 | 第19-22页 |
2.1.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2-23页 |
2.2 行人流特性分析 | 第23-29页 |
2.2.1 行人运动模型 | 第23-26页 |
2.2.2 突变理论 | 第26-29页 |
2.3 最大覆盖选址问题 | 第29-30页 |
2.4 疏散仿真软件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车站客流承载能力计算分析 | 第33-53页 |
3.1 车站设施通行能力 | 第33-38页 |
3.1.1 客流运行状态指征分析 | 第33-36页 |
3.1.2 站内设施实际通行能力 | 第36-38页 |
3.2 基于设计规范的客流承载能力计算 | 第38-44页 |
3.2.1 计算模型 | 第38-42页 |
3.2.2 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3.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客流承载能力计算 | 第44-51页 |
3.3.1 计算模型 | 第44-48页 |
3.3.2 实例分析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基于通行能力的客流交叉点结构优化设计 | 第53-67页 |
4.1 客流交叉点延误分析 | 第53-57页 |
4.1.1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客流交叉点模拟仿真 | 第53-55页 |
4.1.2 客流交叉点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7页 |
4.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客流模型研究 | 第57-61页 |
4.2.1 应用突变理论研究行人流的可行性分析 | 第57-58页 |
4.2.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人群拥挤模型 | 第58-61页 |
4.2.3 模型验证 | 第61页 |
4.3 客流交叉点延误优化策略 | 第61-65页 |
4.3.1 优化策略 | 第61-64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基于领导者位置布局模型的疏散优化策略 | 第67-81页 |
5.1 领导者位置布局优化模型 | 第67-71页 |
5.1.1 基于领导者的社会力行人仿真模型 | 第67-68页 |
5.1.2 领导者位置布局优化模型 | 第68-71页 |
5.2 领导者位置布局优化算法 | 第71-74页 |
5.2.1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目标函数求解 | 第71-73页 |
5.2.2 算法实现 | 第73-74页 |
5.3 计算实验 | 第74-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图表索引 | 第87-8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