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建设情况与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1.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监控的必要性 | 第10-17页 |
1.2.1 施工方法简介 | 第10-15页 |
1.2.2 监控目的与内容 | 第15-16页 |
1.2.3 监控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 监控现状与发展 | 第17页 |
1.4 论文写作的目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施工监控过程的结构分析方法与理论方法 | 第19-25页 |
2.1 结构分析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1.1 正装计算法 | 第19-21页 |
2.1.2 倒装计算法 | 第21页 |
2.1.3 无应力状态法 | 第21页 |
2.1.4 正装计算法与倒装计算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2.2 监控理论方法评述 | 第22-24页 |
2.2.1 参数识别法 | 第22-23页 |
2.2.2 最小二乘法 | 第23页 |
2.2.3 卡尔曼滤波法 | 第23-24页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工程实例——红旗村黄河大桥 | 第25-41页 |
3.1 项目概况 | 第25-27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3.1.2 主要技术标准 | 第26页 |
3.1.3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 第26页 |
3.1.4 工程施工条件 | 第26-27页 |
3.2 项目施工方案 | 第27-30页 |
3.2.1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 第27-28页 |
3.2.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 第28-30页 |
3.3 桥梁理论模型分析 | 第30-37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3.3.2 理论目标值分析 | 第31-37页 |
3.4 桥梁监控线型测量 | 第37-40页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监控计算方法应用 | 第41-61页 |
4.1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 第41-59页 |
4.1.1 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原理 | 第41-42页 |
4.1.2 红旗村黄河大桥的待识别参数的选取 | 第42-43页 |
4.1.3 混凝土密度的参数识别 | 第43页 |
4.1.4 计算节段的确定 | 第43-46页 |
4.1.5 1 | 第46-59页 |
4.2 卡尔曼滤波法的应用 | 第59-60页 |
4.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