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社会责任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序言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2 企业生命周期和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3 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4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标准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5 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22-24页 |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24-31页 |
3.1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4页 |
3.1.2 印象管理理论 | 第24-26页 |
3.2 假设提出 | 第26-31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1-41页 |
4.1 数据选择 | 第31-35页 |
4.2 变量设置 | 第35-39页 |
4.2.1 被解释变量:真实盈余管理度量(RM) | 第35-36页 |
4.2.2 解释变量:社会责任指数(CSR) | 第36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36-38页 |
4.2.4 调节变量 | 第38-39页 |
4.3 模型设计 | 第39-41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1-57页 |
5.1 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44页 |
5.2 相关性检验 | 第44-50页 |
5.2.1 全样本相关性分析 | 第44-46页 |
5.2.2 不同生命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50页 |
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50页 |
5.4 回归结果 | 第50-53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53-55页 |
5.6 进一步研究 | 第55-57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7-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7-58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 第62-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