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杜诗会稡》作者生平考略及成书背景和缘由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张远的生平考察 | 第13-18页 |
第二节 《杜诗会稡》成书的背景 | 第18-21页 |
一、 《杜诗会稡》成书的时代背景 | 第18-19页 |
二、 《杜诗会稡》成书的文学和地域背景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杜诗会稡》成书的缘由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杜诗会稡》的版本、体例和解析杜诗的方法与特点 | 第23-41页 |
第一节 《杜诗会稡》的版本、体例 | 第23-32页 |
一、 《杜诗会稡》的版本 | 第23-29页 |
二、 《杜诗会稡》的体例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杜诗会稡》的解析方法与特点 | 第32-41页 |
一、 《杜诗会稡》的解析方法 | 第32-35页 |
二、 《杜诗会稡》的特点 | 第35-41页 |
第三章 《杜诗会稡》与同时代其他杜诗注本的比较 | 第41-54页 |
第一节 《杜诗会稡》对钱谦益《钱注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 第41-46页 |
第二节 《杜诗会稡》对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的借鉴 | 第46-49页 |
第三节 仇兆鳌《杜诗详注》对《杜诗会稡》的征引 | 第49-54页 |
第四章 《杜诗会稡》的价值、不足及影响 | 第54-60页 |
第一节 《杜诗会稡》的价值 | 第54-57页 |
一、 文献学价值 | 第54-55页 |
二、 诗歌注释学价值 | 第55-57页 |
第二节 《杜诗会稡》的不足和影响 | 第57-60页 |
一、 《杜诗会稡》的不足 | 第57-58页 |
二、 《杜诗会稡》的影响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7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