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60页 |
1.1 引言 | 第21页 |
1.2 聚乳酸的合成及发展 | 第21-26页 |
1.2.1 聚乳酸的合成 | 第21-24页 |
1.2.2 聚乳酸的发展 | 第24-26页 |
1.3 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 | 第26-35页 |
1.3.1 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26-31页 |
1.3.2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特点 | 第31-35页 |
1.3.3 聚乳酸纤维的应用 | 第35页 |
1.4 聚乳酸纤维增韧增强 | 第35-43页 |
1.4.1 聚乳酸纤维改性方法 | 第35-38页 |
1.4.2 聚乳酸纤维增强改性 | 第38-40页 |
1.4.3 聚乳酸纤维的增韧改性 | 第40-41页 |
1.4.4 纳米材料对聚乳酸的增韧增强 | 第41-43页 |
1.5 碳纳米管增韧增强聚乳酸纤维 | 第43-47页 |
1.5.1 碳纳米管概述 | 第43-46页 |
1.5.2 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1.6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47-51页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7-4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第二章 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 | 第60-94页 |
2.1 引言 | 第60页 |
2.2 实验 | 第60-65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60-6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62页 |
2.2.3 碳纳米管表面修饰 | 第62-64页 |
2.2.4 表征方法 | 第64-6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5-91页 |
2.3.1 KH570修饰碳纳米管 | 第65-72页 |
2.3.2 丙交酯修饰碳纳米管 | 第72-79页 |
2.3.3 碳纳米管胶囊修饰模式 | 第79-9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第三章 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母粒的制备 | 第94-111页 |
3.1 引言 | 第94页 |
3.2 实验 | 第94-97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94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94页 |
3.2.3 聚乳酸复合母粒的制备 | 第94-96页 |
3.2.4 表征方法 | 第96-9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9页 |
3.3.1 不同修饰方式对碳纳米管复合母粒性能的影响 | 第97-105页 |
3.3.2 不同碳纳米管胶囊含量对聚乳酸复合母粒性能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3.3.3 碳纳米管胶囊增韧增强聚乳酸复合母粒的机理分析 | 第107-10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第四章 碳纳米管胶囊/聚乳酸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 | 第111-127页 |
4.1 引言 | 第111页 |
4.2 实验 | 第111-115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111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111-112页 |
4.2.3 聚乳酸复合纤维的制备 | 第112-114页 |
4.2.4 表征方法 | 第114-11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5页 |
4.3.1 复合纤维形态与结构分析 | 第115-117页 |
4.3.2 复合纤维取向度 | 第117-118页 |
4.3.3 复合纤维结晶性能 | 第118-120页 |
4.3.4 机械性能分析 | 第120-122页 |
4.3.5 碳纳米管胶囊增韧增强聚乳酸复合纤维机理分析 | 第122-124页 |
4.3.6 复合纤维其他性能分析 | 第124-12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第五章 碳纳米管胶囊/聚乳酸复合长丝纱线的纺制及性能 | 第127-145页 |
5.1 引言 | 第127页 |
5.2 实验 | 第127-131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127-128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128页 |
5.2.3 聚乳酸混纺纱线的制备 | 第128-130页 |
5.2.4 表征方法 | 第130-13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31-143页 |
5.3.1 PLA长丝纱的纺制工艺优化 | 第131-135页 |
5.3.2 PLA长丝/棉Sirofil纱的纺制工艺优化 | 第135-141页 |
5.3.3 PLA长丝/亚麻-粘胶股线的纺制工艺优化 | 第141-14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5页 |
第六章 碳纳米管胶囊/聚乳酸纱线的降解行为研究 | 第145-162页 |
6.1 引言 | 第145页 |
6.2 实验 | 第145-148页 |
6.2.1 材料与试剂 | 第145-146页 |
6.2.2 实验设备 | 第146-147页 |
6.2.3 降解实验过程 | 第147-148页 |
6.2.4 表征方法 | 第148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48-160页 |
6.3.1 聚乳酸纱线在人体模拟液中的降解行为 | 第148-156页 |
6.3.2 聚乳酸纱线在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降解 | 第156-158页 |
6.3.3 聚乳酸纱线在紫外线环境中的降解 | 第158-159页 |
6.3.4 聚乳酸纱线在真空以及大气中的降解 | 第159-1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2-16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62-163页 |
7.2 创新点 | 第163页 |
7.3 展望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