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成像光谱仪研制情况 | 第11-12页 |
1.2.2 高光谱影像分类技术发展 | 第12-14页 |
1.2.3 高光谱影像土质要素和人工地物分类技术 | 第14-16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土质要素和人工地物光谱特征分析 | 第19-35页 |
2.1 土质要素和人工地物分类体系 | 第19-25页 |
2.1.1 土质要素分类体系 | 第19-22页 |
2.1.2 人工地物分类体系 | 第22-23页 |
2.1.3 土质要素地理分布规律 | 第23-25页 |
2.2 土质要素和人工地物光谱特征分析 | 第25-30页 |
2.2.1 土质要素光谱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2.2.2 人工地物光谱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2.3 论文实验数据 | 第30-34页 |
2.3.1 ROSIS-Pavia University数据 | 第30-31页 |
2.3.2 OMIS-太湖数据 | 第31-33页 |
2.3.3 AVIRIS-Cuprite数据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光谱角余弦-相关系数测度的光谱匹配分类 | 第35-49页 |
3.1 传统光谱相似性测度 | 第35-40页 |
3.1.1 几何空间测度 | 第35-37页 |
3.1.2 概率空间测度 | 第37-38页 |
3.1.3 变换空间测度 | 第38-39页 |
3.1.4 综合相似性测度 | 第39-40页 |
3.2 基于光谱角余弦-相关系数测度的光谱匹配方法 | 第40-41页 |
3.2.1 包络线消除 | 第40页 |
3.2.2 基于光谱角余弦-相关系数测度的光谱匹配分类 | 第40-41页 |
3.3 实验与分析 | 第41-48页 |
3.3.1 分类流程 | 第41-42页 |
3.3.2 分类实验 | 第42-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输入向量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 第49-61页 |
4.1 逻辑回归模型 | 第49-51页 |
4.2 核逻辑回归模型 | 第51-52页 |
4.3 基于输入向量机的分类 | 第52-54页 |
4.3.1 输入向量机分类器 | 第52-53页 |
4.3.2 输入向量子集选择 | 第53页 |
4.3.3 参数选择 | 第53-54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54-60页 |
4.4.1 分类流程 | 第54-55页 |
4.4.2 稳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4.4.3 分类精度分析 | 第56-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的分类后处理 | 第61-68页 |
5.1 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 | 第61-62页 |
5.2 IVM-MRF模型 | 第62-64页 |
5.3 实验与分析 | 第64-67页 |
5.3.1 处理流程 | 第64页 |
5.3.2 处理实验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68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