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异构多核处理器并行化编译中的数据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异构多核处理器 | 第12-15页 |
1.1.1 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2 异构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1.1.3 异构多核处理器面临的挑战 | 第14-15页 |
1.2 Open ACC编程模型 | 第15-19页 |
1.2.1 异构编程模型 | 第15-16页 |
1.2.2 Open ACC编程模型概述 | 第16-17页 |
1.2.3 Open ACC执行模型 | 第17页 |
1.2.4 Open ACC存储模型 | 第17-18页 |
1.2.5 Open ACC程序编译流程 | 第18-19页 |
1.3 并行化编译 | 第19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19-20页 |
1.5 Auto-ACC并行编译系统 | 第20-22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1.8 基本术语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面向异构多核处理器的数据优化架构 | 第26-36页 |
2.1 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2 数据流分析 | 第27-30页 |
2.2.1 定义-使用图 | 第27-28页 |
2.2.2 局部数据流分析 | 第28页 |
2.2.3 全局数据流分析 | 第28-29页 |
2.2.4 过程间数据流分析 | 第29-30页 |
2.3 数据优化架构 | 第30-35页 |
2.3.1 数组转置 | 第31-33页 |
2.3.2 数据传输合并 | 第33-34页 |
2.3.3 数据缓存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面向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循环分块 | 第36-48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36页 |
3.2 相关研究 | 第36-37页 |
3.3 循环分块子句的引入 | 第37-39页 |
3.4 循环分块子句生成算法 | 第39-44页 |
3.4.1 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3.4.2 数据重用 | 第40-43页 |
3.4.3 算法的具体实现 | 第43-44页 |
3.5 实例分析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面向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分块交叉数据传输 | 第48-62页 |
4.1 研究基础 | 第48页 |
4.2 分块交叉的数据传输 | 第48-54页 |
4.2.1 Open ACC数据拷贝子句 | 第49页 |
4.2.2 分块规则数组区域 | 第49-50页 |
4.2.3 分块交叉数据传输 | 第50-54页 |
4.3 扩展数据拷贝子句的自动生成 | 第54-60页 |
4.3.1 多面体模型程序表示 | 第54-55页 |
4.3.2 单个数组引用的分块规则数组区域求解 | 第55-56页 |
4.3.3 分块规则数组区域的合并运算 | 第56-59页 |
4.3.4 数据拷贝子句的生成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实验分析 | 第62-70页 |
5.1 测试环境和测试程序 | 第62-64页 |
5.1.1 硬件平台 | 第62-63页 |
5.1.2 软件环境 | 第63页 |
5.1.3 测试用例 | 第63-64页 |
5.2 循环分块测试 | 第64-66页 |
5.2.1 测试方法 | 第64页 |
5.2.2 分块方案测试 | 第64页 |
5.2.3 不同规模测试 | 第64-65页 |
5.2.4 加速比提升测试 | 第65-66页 |
5.3 分块交叉传输测试 | 第66-67页 |
5.3.1 测试方法 | 第66页 |
5.3.2 分块交叉传输效果测试 | 第66页 |
5.3.3 自动生成方法测试 | 第66-67页 |
5.4 整体性能测试 | 第67-68页 |
5.4.1 测试方法 | 第68页 |
5.4.3 测试结果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2页 |
一、工作总结 | 第70页 |
二、展望与计划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