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地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程 | 第9-11页 |
1.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 第11-12页 |
1.2.3 陆相层序地层学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7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19页 |
2.2 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 | 第19-22页 |
2.3 区域地层及沉积环境特征 | 第22-27页 |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第27-49页 |
3.1 研究方法及层序级别 | 第27-29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1.2 层序级次的划分及特征 | 第27-29页 |
3.2 研究区层序地层研究 | 第29-38页 |
3.2.1 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 第29-34页 |
3.2.2 钻井层序地层研究 | 第34-37页 |
3.2.3 地震层序地层研究 | 第37-38页 |
3.3 层序地层学特征 | 第38-41页 |
3.3.1 层序划分方案 | 第38-39页 |
3.3.2 五级层序特征 | 第39-40页 |
3.3.3 四级层序特征 | 第40页 |
3.3.4 三级层序特征 | 第40-41页 |
3.4 层序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 | 第41-47页 |
3.4.1 东西向剖面 | 第42-45页 |
3.4.2 南北向剖面 | 第45-46页 |
3.4.3 层序时空格架 | 第46-47页 |
3.5 影响层序发育的因素 | 第47-49页 |
第4章 沉积体系研究 | 第49-62页 |
4.1 沉积相标志 | 第49-52页 |
4.1.1 岩石学标志 | 第49-51页 |
4.1.2 测井相标志 | 第51-52页 |
4.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沉积体系) | 第52-56页 |
4.2.1 潮坪相 | 第53页 |
4.2.2 冲积扇 | 第53-54页 |
4.2.3 辫状河三角洲 | 第54-55页 |
4.2.4 湖泊相 | 第55-56页 |
4.3 典型单井相分析 | 第56-58页 |
4.3.1 宣汉七里峡剖面 | 第56-58页 |
4.4 连井沉积相分析 | 第58-60页 |
4.4.1 东西向剖面 | 第58-59页 |
4.4.2 南北向剖面 | 第59-60页 |
4.5 沉积演化及相模式 | 第60-62页 |
第5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