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原理的青岛八大关地区滨海空间景观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5 小结 | 第15页 |
2.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5-25页 |
2.1 景观概念 | 第15-16页 |
2.2 空间 | 第16-19页 |
2.2.1 空间 | 第16页 |
2.2.2 滨海空间 | 第16-19页 |
2.3 视觉感受 | 第19-22页 |
2.3.1 视觉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3.2 视觉生理 | 第19-21页 |
2.3.3 视觉心理 | 第21-22页 |
2.4 滨海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 第22-25页 |
3. 滨海空间视觉分析方法 | 第25-35页 |
3.1 视觉量化分析 | 第26-33页 |
3.1.1 尺度 | 第26-29页 |
3.1.2 视点与视线 | 第29-31页 |
3.1.3 视廊 | 第31页 |
3.1.4 滨海天际线 | 第31-33页 |
3.2 基于视觉心理的分析 | 第33-34页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4. 八大关滨海景观空间构成物质要素分析 | 第35-44页 |
4.1 八大关概述 | 第35-36页 |
4.1.1 城市简介 | 第35-36页 |
4.1.2 八大关滨海景观发展变迁 | 第36页 |
4.2 八大关总体空间分析 | 第36-38页 |
4.2.1 八大关地区总体空间景观分析 | 第36-37页 |
4.2.2 八大关滨海空间岸线形态 | 第37-38页 |
4.3 八大关空间构成物质要素分析 | 第38-44页 |
4.3.1 建筑 | 第38-41页 |
4.3.2 山石 | 第41-42页 |
4.3.3 水体 | 第42页 |
4.3.4 植物 | 第42-43页 |
4.3.5 道路 | 第43-44页 |
5 基于视觉感受的八大关滨海空间景观分析 | 第44-63页 |
5.1 滨海前景区空间景观分析 | 第44-55页 |
5.1.1 量化分析 | 第44-55页 |
5.1.2 色彩、质感分析 | 第55页 |
5.2 中景区空间景观分析 | 第55-60页 |
5.2.1 街道空间景观与视觉廊道分析 | 第55-59页 |
5.2.2 色彩、质感分析 | 第59-60页 |
5.3 天际线分析 | 第60-62页 |
5.3.1 背景天际线 | 第60-61页 |
5.3.2 前景天际线 | 第61-62页 |
5.3.3 八大关天际线整体分析 | 第62页 |
5.4 优化策略 | 第62-63页 |
6. 结语 | 第63-66页 |
6.1 关于研究内容 | 第63-64页 |
6.2 总结讨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