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1. 化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4页 |
1.1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页 |
1.2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4页 |
2.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部分综述 | 第14-23页 |
2.1 新课程改革背景浅议 | 第14页 |
2.2 国内实验改革情况 | 第14-18页 |
2.2.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 第14-16页 |
2.2.2 实验教学要求的变迁 | 第16-18页 |
2.2.3 化学实验教学功能改革 | 第18页 |
2.3 国外实验教学改革 | 第18-19页 |
2.4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特点 | 第19-20页 |
2.4.1 实验形式灵活的多样 | 第19-20页 |
2.4.2 实验探究成分比重增加 | 第20页 |
2.4.3 实验立足于生活 | 第20页 |
2.5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2.5.1 杜威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理论 | 第20页 |
2.5.2 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理论 | 第20-21页 |
2.5.3 人本主义(Anthropologismus)教育理论 | 第21页 |
2.5.4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 | 第21-23页 |
3.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 | 第23-28页 |
3.1 有效教学的理论综述 | 第23-24页 |
3.2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含义 | 第24页 |
3.3 影响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因素 | 第24-27页 |
3.3.1 主体因素 | 第24-26页 |
3.3.2 内容变量 | 第26页 |
3.3.3 过程变量 | 第26-27页 |
3.3.4 环境变量 | 第27页 |
3.4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研究 | 第27-28页 |
4. 湘西自治州泸溪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第28-37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28页 |
4.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4.3 泸溪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29-35页 |
4.4 实验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4.4.1 教师层面分析可能的原因 | 第35-36页 |
4.4.2 学生角度可能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5.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建议 | 第37-49页 |
5.1 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 | 第37-39页 |
5.1.1 改进演示实验装置,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 | 第37-38页 |
5.1.2 改进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 | 第38-39页 |
5.2 分组实验的有效教学 | 第39-40页 |
5.3 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第40-41页 |
5.4 实验教学有效评价 | 第41页 |
5.5 实验教学案例 | 第41-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