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7页 |
| ·微波遥感技术 | 第9页 |
| ·微波辐射计 | 第9-10页 |
|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 | 第10-11页 |
|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微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测量原理 | 第13-15页 |
|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相关器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 2 FPIR 系统简介 | 第19-30页 |
| ·FPIR 系统简介 | 第19页 |
| ·FPIR 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 ·天线阵列 | 第20-21页 |
| ·接收机 | 第21-24页 |
| ·接收机开关 | 第22-23页 |
| ·射频前端 | 第23页 |
| ·中频接收 | 第23-24页 |
| ·接收机信号正交变换方案 | 第24-27页 |
| ·模拟正交变换加直接采样方案 | 第25页 |
| ·欠采样后进行数字正交变换方案 | 第25-26页 |
| ·欠采样后进行数字下变频与希尔伯特变换方案 | 第26-27页 |
| ·下变频后直接采样,再进行数字正交变换方案 | 第27页 |
| ·正交变换方案与复相关器前端结构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数字相关器 | 第28-29页 |
| ·上位机 | 第29-30页 |
| 3 相关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第30-49页 |
| ·数字相关器的设计目标 | 第30页 |
| ·实现10 路模拟信号的复相关运算,并将其输入上位机进行处理 | 第30页 |
| ·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控制命令,进一步控制接收机 | 第30页 |
| ·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控制命令,进一步控制2D 转台 | 第30页 |
| ·数字相关器相关数据流程 | 第30-31页 |
| ·数字相关器的内部结构 | 第31-32页 |
| ·电源模块 | 第32-33页 |
| ·ADC 采样模块 | 第33-34页 |
| ·时钟模块 | 第34页 |
| ·FPGA 模块 | 第34-43页 |
| ·将ADC 采样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 | 第34-35页 |
| ·将相关结果发至传输模块和将上位机的控制命令通过传输模块接收至FPGA 内部 | 第35-36页 |
| ·将上位机的命令根据内部逻辑将其变为指令或控制信号传至接收机控制模块和转台控制模块 | 第36-43页 |
| ·接收机控制模块 | 第43-44页 |
| ·转台控制模块 | 第44页 |
| ·FPGA 辅助模块 | 第44-45页 |
| ·数据传输模块 | 第45-49页 |
| ·物理层 | 第45-46页 |
| ·数据链路层 | 第46-47页 |
| ·互联网层(IP 层) | 第47页 |
| ·传输层 | 第47-48页 |
| ·应用层 | 第48页 |
| ·网络传输模块总结 | 第48-49页 |
| 4 数字相关器的硬件设计 | 第49-74页 |
| ·电源模块 | 第49-52页 |
| ·开关电源 | 第49-50页 |
| ·1.5A 线性电源 | 第50-51页 |
| ·3A 线性电源 | 第51-52页 |
| ·ADC 采样模块 | 第52-54页 |
| ·单片通道数 | 第52-53页 |
| ·模拟带宽 | 第53页 |
| ·输出方式 | 第53页 |
| ·最终选择 | 第53-54页 |
| ·时钟模块 | 第54-56页 |
| ·时钟模块设计的考虑 | 第54-56页 |
| ·时钟模块芯片的选择 | 第56页 |
| ·时钟稳定性的计算 | 第56页 |
| ·接收机控制模块 | 第56-58页 |
| ·FPGA 模块 | 第58-66页 |
| ·FPGA 芯片的I/O 接口数量 | 第58页 |
| ·FPGA 芯片的资源 | 第58-59页 |
| ·FPGA 芯片的选择 | 第59-66页 |
| ·转台控制模块 | 第66-67页 |
| ·FPGA 辅助模块 | 第67-68页 |
| ·数据传输模块 | 第68-70页 |
| ·PCB 设计 | 第70-74页 |
| 5 硬件编程的设计与实现 | 第74-88页 |
| ·FPGA 的设计流程 | 第74-77页 |
| ·FPGA 的内部结构 | 第77页 |
| ·相关运算模块 | 第77-80页 |
| ·对任意两路接收机输入的信号共 4 个 8bit 进行相关运算 | 第78-79页 |
| ·将54 个相关结果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 第79页 |
| ·将转换后的数据按顺序输出到dout 上 | 第79-80页 |
| ·数据传输模块 | 第80-84页 |
| ·交换过滤模块 | 第80-81页 |
| ·传送与接收模块 | 第81-82页 |
| ·传输控制模块 | 第82-84页 |
| ·接收机控制模块 | 第84-85页 |
| ·转台控制模块 | 第85-88页 |
| 6 相关器的测试结果与仿真 | 第88-98页 |
| ·相关器与上位机的通信 | 第88页 |
| ·相关数据的处理和验证 | 第88-93页 |
| ·接收机的控制 | 第93-95页 |
| ·转台的控制 | 第95页 |
| ·测试总结 | 第95-98页 |
| 7 总结和展望 | 第98-99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