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相关政策研究 | 第13-14页 |
·评述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勘查方式研究 | 第17-24页 |
·矿产勘查按阶段分类 | 第17-19页 |
·矿产区域地质调查 | 第17-18页 |
·矿产普查 | 第18页 |
·矿产详查 | 第18页 |
·矿产勘探 | 第18-19页 |
·矿产勘查按模式分类 | 第19-24页 |
·定义 | 第19-20页 |
·共同点 | 第20页 |
·差异之处 | 第20-22页 |
·勘查区矿权设置 | 第22页 |
·参与方式 | 第22-24页 |
第3章 内蒙古有色局在兴安盟的勘查现状 | 第24-36页 |
·兴安盟行政区域简介 | 第24-25页 |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简介 | 第25-27页 |
·内蒙古有色局在兴安盟的探矿权现状 | 第27-28页 |
·内蒙古有色局在兴安盟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现状 | 第28-36页 |
·矿产区域地质调查 | 第29-31页 |
·矿产普查 | 第31-33页 |
·矿产详查 | 第33页 |
·矿产勘探 | 第33-34页 |
·整合勘查与整装勘查 | 第34-36页 |
第4章 存在问题 | 第36-42页 |
·勘查阶段问题 | 第36-37页 |
·基础性地质工作程度低 | 第36页 |
·矿产普查投入少,程度低,资源不清 | 第36-37页 |
·整合勘查问题 | 第37-38页 |
·整合探矿权有难度 | 第37页 |
·资料封闭的问题突出 | 第37-38页 |
·人才缺乏,专业化分工弱化,综合研究不足 | 第38页 |
·整装勘查问题 | 第38-39页 |
·已知矿山有色金属资源保有储量明显不足 | 第39-42页 |
·数据对比 | 第40-41页 |
·举例说明 | 第41-42页 |
第5章 对策 | 第42-53页 |
·合理利用法规政策,充分发挥当地人民政府的积极作用 | 第42-43页 |
·加强勘查力度,加大投入,转变思想 | 第43-47页 |
·继续加大1:5 万矿调和科研工作,对以往工作“补漏拾遗” | 第44页 |
·部署重点勘查区域,落实主攻矿种 | 第44-46页 |
·加大勘查投入 | 第46-47页 |
·转变思想 | 第47页 |
·整合已有矿山,加强其深部外围找矿 | 第47-49页 |
·对已有矿山整合措施 | 第48页 |
·加强已有矿山深部外围的找矿工作 | 第48-49页 |
·加快解决整合勘查中的各种矛盾 | 第49-51页 |
·协商整合勘查区的探矿权 | 第49-50页 |
·开展地质资料相互交流 | 第50页 |
·外塑形象吸引人,内练素质培养人 | 第50页 |
·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 第50-51页 |
·对整装勘查的一些思路 | 第51-53页 |
·对于勘查空白区,直接配置矿权,整装勘查 | 第51-52页 |
·仔细收集研究资料,优选靶区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