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全景视觉泊车辅助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全景视觉泊车辅助系统概述 | 第13-16页 |
1.2.1 鱼眼摄像机标定及校正算法 | 第13-15页 |
1.2.2 虚拟视点变换 | 第15页 |
1.2.3 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全景视觉泊车系统的架构设计 | 第20-32页 |
2.1 全景视觉泊车辅助系统 | 第20-25页 |
2.1.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0-21页 |
2.1.2 摄像机部署位置的选择 | 第21-22页 |
2.1.3 核心处理单元DSP | 第22-23页 |
2.1.4 CCS集成开发环境 | 第23-24页 |
2.1.5 PC端调试软件 | 第24-25页 |
2.2 全景视觉泊车辅助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29页 |
2.2.1 C600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25-26页 |
2.2.2 EDMA及多级存储器结构 | 第26-27页 |
2.2.3 视频编解码 | 第27-29页 |
2.3 系统软件架构 | 第29-31页 |
2.3.1 多路视频实时采集与显示 | 第29-30页 |
2.3.2 系统软件算法流程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摄像机模型及畸变校正算法研究 | 第32-50页 |
3.1 鱼眼摄像机成像原理 | 第32-34页 |
3.1.1 镜头光学系统 | 第32-33页 |
3.1.2 图像传感器 | 第33-34页 |
3.2 摄像机模型分析 | 第34-41页 |
3.2.1 常用坐标系及其关系分析 | 第34-37页 |
3.2.2 线性针孔摄像机模型 | 第37-38页 |
3.2.3 鱼眼摄像机径向对称模型 | 第38-41页 |
3.3 鱼眼镜头畸变校正模型 | 第41-44页 |
3.3.1 鱼眼镜头畸变类型 | 第41-42页 |
3.3.2 多项式校正模型 | 第42-43页 |
3.3.3 除法校正模型 | 第43-44页 |
3.4 鱼眼摄像机标定算法分析 | 第44-49页 |
3.4.1 张正友标定算法 | 第44-46页 |
3.4.2 通用标定算法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多摄像机全景泊车视图生成 | 第50-62页 |
4.1 空间变换 | 第50-51页 |
4.1.1 基本变换 | 第50页 |
4.1.2 级联变换 | 第50-51页 |
4.2 鸟瞰图像生成 | 第51-53页 |
4.2.1 显示界面设计 | 第51-52页 |
4.2.2 俯视图生成 | 第52-53页 |
4.3 多源图像拼接 | 第53-59页 |
4.3.1 多源图像配准技术 | 第53-55页 |
4.3.2 多源图像融合算法 | 第55-57页 |
4.3.3 多源图像亮度均衡算法 | 第57-59页 |
4.4 图像插值 | 第59-60页 |
4.4.1 图像空像素形成原理 | 第59页 |
4.4.2 图像插值算法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基于DM642处理器的算法改进与优化 | 第62-72页 |
5.1 基于DM642软件架构优化 | 第62-67页 |
5.1.1 DM642硬件资源限制与利用 | 第62-64页 |
5.1.2 坐标映射表 | 第64-65页 |
5.1.3 双通道缓冲任务软件优化 | 第65-67页 |
5.2 校正算法改进与优化 | 第67-68页 |
5.3 全景视觉泊车辅助系统实验 | 第68-71页 |
5.3.1 鱼眼摄像机标定 | 第68-69页 |
5.3.2 PC软件参数优化 | 第69-70页 |
5.3.3 实车测试与效果分析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