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1.3 社会企业业绩计量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1 定量价值计量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综合业绩计量方法 | 第14页 |
1.3.3 其他业绩计量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整合型社会企业业绩计量概述 | 第18-32页 |
2.1 社会企业界定 | 第18-21页 |
2.1.1 欧美国家对社会企业的界定 | 第18-20页 |
2.1.2 我国对社会企业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 社会企业分类 | 第21-24页 |
2.2.1 基于创新性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2 基于组织类型的分类 | 第22-24页 |
2.3 整合型社会企业业绩计量方法 | 第24-32页 |
2.3.1 整合型社会企业业绩构成 | 第24-26页 |
2.3.2 整合型社会企业业绩计量方法 | 第26-32页 |
第3章 整合型社会企业综合业绩计量体系构建 | 第32-46页 |
3.1 整合型社会企业特色 | 第32-33页 |
3.2 整合型社会企业关键业绩领域的确定 | 第33-34页 |
3.3 整合型社会企业业绩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40页 |
3.3.1 目标与使命维度 | 第35-36页 |
3.3.2 社会影响维度 | 第36-37页 |
3.3.3 内部流程维度 | 第37-38页 |
3.3.4 财务回报维度 | 第38-39页 |
3.3.5 可持续发展维度 | 第39-40页 |
3.3.6 信息透明度维度 | 第40页 |
3.4 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0-46页 |
第4章 Visionspring公司案例背景 | 第46-54页 |
4.1 Visionspring公司基本概况 | 第46-47页 |
4.1.1 Visionspring公司简介 | 第46-47页 |
4.1.2 成立背景 | 第47页 |
4.2 Visionspring公司发展进程 | 第47-48页 |
4.3 Visionspring公司运作模式 | 第48-50页 |
4.3.1 Vision企业家模式 | 第48-49页 |
4.3.2 特许经营模式 | 第49-50页 |
4.3.3 批发零售模式 | 第50页 |
4.4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第50-51页 |
4.5 “投入—活动—产出—结果—影响”价值链分析 | 第51-54页 |
第5章 Visionspring公司业绩计量应用 | 第54-60页 |
5.1 相关数据资料的搜集 | 第54页 |
5.2 SROI计算过程 | 第54-56页 |
5.3 综合业绩计量 | 第56-57页 |
5.4 结果及分析 | 第57-60页 |
第6章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60-61页 |
6.2 本文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61页 |
6.2.1 本文创新点 | 第61页 |
6.2.2 本文局限性 | 第61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